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合成与表征测试文献综述

 2023-02-11 14:53:53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前言

荧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

荧光探针是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区有特征荧光,并且其荧光性质(激发和发射波长、强度、寿命、 偏振等)可随所处环境的性质,如极性、折射率、粘度等,改变而灵敏地改变的一类荧光性分子。

正文

荧光分析法

当某些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会发出不同强度各种颜色的可见光,当紫外线停止照射时,可见光随之消失,这种光线被称为荧光。

荧光分析的发展与仪器应用的发展是密切相连的。19世纪以前,荧光的观察都是靠肉眼进行的,直到1928年,才由Jette和West研制出第一台光电荧光计。早期的光电荧光计的灵敏度很低,1939年Zworykin和Rajchman发明光电倍增管以后,在增加灵敏度和容许使用分辨率更高的单色器等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1943年Dutton和Bailey提出了一种荧光光谱的手工校正步骤,1948年由Studer推出了第一台自动光谱校正装置,到1952年才出现商品化的校正光谱仪器。近十几年来,在其他学科迅速发展的带动下,激光、微处理机、电子学、光导纤维和纳米材料等方面的一些新技术的引入,大大推动了荧光分析法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进展,促进了诸如同步荧光测定、导数荧光测定、空间分辨荧光技术、荧光探针技术、单分子荧光检测技术和荧光光纤化学传感器等荧光分析方面的某些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并且相应地加速了各式各样新型的荧光分析仪器的问世,使荧光分析法不断朝着高效、痕量、微观、实时、原位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选择性日益提高,方法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如今,荧光分析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十分重要且有效的光谱化学分析手段,并不断地有介绍其新方法、新技术、新应用和研究进展的期刊、资料出版。

在众多分析技术中,荧光分析技术有着诸多的优点,如: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特征参数多,操作简便等,从而使得荧光分析技术在生物化学传感中备受关注。但多数商品化的荧光团存在易光漂白、量子产率低、对活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等缺点,从而限制了分析技术的深入应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