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上海与南通市政建设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2023-10-24 09:40:37

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上海与南通,两座城市一衣带水、隔江相望。追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二者的亲密联系不仅仅局限于此。清末民初时期,两城在市政建设方面,都有着突出成绩。

研究两座城市历史的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但目前学界尚无对近代上海与南通城市介绍的比较研究,因此我将分别介绍近代两城市政建设的研究成果。

一、上海

1962年10 月,在《中国近代建筑简史》书稿中,由同济大学董鉴泓教授主编了其中的城市规划部分,这是中国第一次真正接触近代城市规划史。80年代,以上海为代表的许多城市的社科院相继进行了各自城市的规划史研究。同时,中国近代政治史、经济史、工业史、租界史等专门史也相继出版期刊论文和专著;大部分城市编写了自己的市志、市政建设志。这推动了中国市政建设规划史的进一步发展。这之后,一些学者对上海和南通近代以来的城市历史分别进行了研究,但前人的研究中,没有涉及两座城市在市政建设方面的比较研究。因此,我将分别介绍上海与南通市政建设有关的期刊和专著。

上海方面的市政建设史研究资料,资料量多、面广,内容十分丰富,因而前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首先,有关上海市政建设的论文如下:

(一)贾彩彦.近代上海城市化及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思想的影响[J].上海经济研究,2004。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视角投向近代,分析指出近代上海城市化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对城市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促使其向近代化转变。(二)[ ]练育强.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本文对近代上海的城市规划法制进行研究,以探寻近代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及城市规划法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此外,近代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也首先是从上海开始的,其起始地就是上海的英租界,因此,对近代上海城市规划法制进行研究,也是研究近代中国市政建设的重要视角之一。(三)牟振宇.近代上海法租界空间扩展及其驱动力分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本文从城市空间三要素入手,以城市道路为基础,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用地记载为参考坐标,以10年为一时间断面,复原近代上海法租界的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作者认为在法租界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城市道路的修筑是城市空间扩展的直接动因,其中,作为城市区域中轴线的道路充分发挥了牵引作用。在近代上海法租界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协调各方利益是其关键所在,而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成为城市空间扩展最根本的驱动力。(四)姜涛.通商口岸体系的形成与中国近代城市体系的变动——基于人口史的考察[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作者认为近代城市体系的研究不能脱离对传统政区的深入探讨。晚清时期以上海为中心的通商口岸体系与以北京为代表的传统政区体系分庭抗礼,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构性写照。通商口岸体系形成后中国城市的发展变化,从总体上说,应是城市体系的“近代化”,而不是所谓的“城市化”。(五)邱国盛.近代北京、上海城乡关系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视角投向近代,分析指出近代上海城市化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对城市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促使其向近代化转变。此外还有(六)张忠民.略论近代上海城市的国际化与国际竞争力.上海经济研究,2005。(七) 刘玲.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五口开埠城市的发展与局限.淮北煤师院学报,2002。(八)张伟.租界与近代上海房地产.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