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美是什么?古老又年轻,简单又神秘的问题。自古以来大家对美的的理解都不一样,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优缺点,也就意味着凡事都有美的一面,但往往人们通常都把好的新鲜的一面觉得美,其实他们的另一面是隐藏着另一种美。对于我们现在的审美初衷,我们要有个性,但不盲从;有辨别,但不轻信,发现美,排斥'美',追寻美的本质。残缺的月亮虽然没有耀眼的光辉,但却同样可以把清柔的光芒撒满人间;清澈的溪流虽然没有容纳百川的胸怀,但却同样可以让溪边的小花摇曳生姿。所以说“美”千姿百态,只要我们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事物隐藏的美。
一般提到美这个字,大家就会想到一些词来描述,很多人首先都会想到“花”,花和美是相辅相成的,不管说到其中的谁,另一个也会被大家记起。但是通常来讲大家都会觉得盛开的花很美,在他们即将开放以及盛开的时候很多人都想要去目睹它们的艳丽,然而在它们凋零的时候又会被大家所抛弃。其实我觉得枯萎的花也是另一种美。
正如莫蒂默·阿德勒《伟大智慧》[1]里所讲当阿奎那为美下定义为“凡被我们看见而取悦我们者”时,他维护的是美的主观面。此外,“看见”一词并不是指肉眼所见。它是指心灵的视界——经过美感沉思或经验的一种对个别物体的直觉体会。而这个美丽物体,所给予我们的满足与快乐在于它的可知性——它的结构如此,它使我们可以欣赏它的独特个性。这一点引导阿奎那走入美的客观面。物体中有什么要素使它可知——使其具有如此令我们满足,令我们高兴的方式?阿奎那的答案是,美的东西有三项主要特征:完整、均衡、晶莹。
吴守春的《智慧人生》中写春暖花开自然美不胜收,“宁可枝头抱香死”的“风烛残年”也耐人寻味,可惜,却很少有人具备欣赏老态龙钟的枯萎之美的眼光。相反,他们对枯枝败叶断垣残壁不顾一切嗤之以鼻。[2]
孟隰生在《摄影战计:三十六计与摄影》[3]中指出;“摄影者不是去抢东西,而是抢拍照片,要以热烈而镇定的情绪开展紧张有序的工作;要在热闹中保持冷静,适时拍摄精彩照片,不能沉浸在热闹中。”我们在拍摄场景之中但是不能沉浸在其中要保持自己的视角去捕捉抓拍。
《中华魂》中程义权的《枯枝败叶也是美》中提到枯枝败叶相对于青枝绿叶显得颓废没落,但它燃烧时却能迸发腾腾烈焰,爆发噼噼声响,火光是那样热烈明丽,声音是那样清脆动听,这不能说不是一种美。[4]
戴婧婷的《枯枝败叶皆成景》[5]描绘:也许看到这,有人要笑了,枯枝败叶算什么?随便去哪个地方找,都一抓一大把。的确,由于它们不像繁花嫩叶般吸引人眼球,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它们,连具有敏感神经的艺术家也不曾。“龙山落帽未多时,陈迹依然使我悲。粲粲菊花何似好,阶前惟见束枯枝”。就像陆游这首《枯菊》一样,大多数诗人都只是借枯残的枝叶这一意象,来抒发对已逝美好的感叹。没有人真的咏颂过它,并不代表它不美,不是景。
每个生命都会经历一段必然的过程,从诞生到生长再到成熟,再接下来就是枯萎和消失。而“美”存在于每个阶段,就像春之希望,夏之繁茂,秋之宁静。生命因为时间而变化,贮藏在生命中的美却恒久不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