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在娱乐形式多样化的今天,各种娱乐产品似乎占据了人们全部的生活空间,而传统民俗意识却在逐渐地淡化。那些集合了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传统文化宝贵结晶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它们有的慢慢地消失在了人们地视线之中,它们也许有些已经永远淹没在了历史地尘埃之中hellip;hellip;对于那些珍贵的传统文化宝贵结晶,得到一种保护和传承是多么重要。
古琴,一件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从演奏的角度来讲,它是优雅的;从斫制的角度来看,它是执着的。琴本为生活,奏琴就是修身,作琴便是养性。与琴共吟,从浮华走向朴实;从心作琴,从粗糙走向精致。从一首琴谱到几十首,几百首,几千首;从一张琴器几张到几十张,几百张,几千张,专注于琴的真声,专注于琴的本身,专注于心,专注一个时代文化的传承。嵇康的《琴赋》中曾提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古琴,于一人而言,修身养性,介之为聊赖寓心之所;于时代而言,传承古道,介之为递存乐教精神。一个文化精神,在这个时代是多么珍贵?然而就是这样,在这个到处都是大师的年代,怀着一颗不惧孤独和清苦的执着之心的人寥寥无几。结果的事实就是,古琴这个传统文化的结晶正在没落hellip;hellip;
在2002 年, 第一部国产商业大片《英雄》赚足了国人眼球, 电影中大段的古琴独奏让人印象深刻, 古琴圈中不少爱好者甚至将其视为最初启蒙。片中, 盲人演奏师正是现实中的古琴大家徐匡华,而马老师就是这位浙派古琴传人徐匡华的弟子。这场让人印象深刻的独奏,源于制作人对于古琴文化的透彻理解,再借助于影像对于古琴自身与其声音直观的表达,才让人们体会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时代的传承,是公众的传承。它也许源自对于少部分对其本身根本源头的理解,然而一种文化的传播与接受,却在于公众的传承。这直观的体验对于公众对于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多么重要。所以说,影像对于一种的文化的传播与接受乃至时代的传承,至关重要。
老子在《道德经》[1]提出:“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其本意是在说“道”,但由于涉及到音乐问题,因此后来被《声无哀乐论》《无弦琴赋》《大音希声赋》等音乐学论著所引用,并对传统音乐实践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越好的音乐越悠远潜低,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
杨宗稷先生在《琴学丛书》[2]提出:“古琴的音色最为重要,为追求古琴心中完美的音色,无不设法修理,务尽其材之量,必得美音而后已。甚至破腹三四次修理,也在所不惜。”得一床好琴,是自古弄琴人的夙愿。
琴声之妙在于“怡心”,要怀着一颗敬虔的心细细体味,要像品茶一样品味每一个乐音。当代古琴演奏家李祥霆曾说过:“古琴是大音希声,从来不缺知音,因为它是一种民族的文化,自身有很强的生命力,它是人们在闹市之中享受够了,快乐够了,娱乐够了以后,才返回来需要的一种东西。” [3]古代有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广为流传。一张古琴,如果遇不到知音,恐怕也只能在匣中自叹自怜。
青山先生在《溪山琴况》[4]中说到:“声厉则知指躁,声粗则知指浊”,这里的“躁”“浊”都是心躁心浊。在心躁心浊的情况下弹出来的琴音自然是浮躁的,很难被欣赏。弹琴是一种非常精细的指上运动,一点点细微不妥会无限放大,表现出来。青山先生曰:“所谓希者,至静之极,通乎杳渺,出有入无,而游神于羲皇之上者也”。古琴音乐,至静之极,能够到最细微处生出情来,无声胜有声,在有无之间出入自由,在艺术境界里悠然自得。
覃朗说:“在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和文化土壤的改变这两者的作用下,我们今天如何看待古琴和传统,不仅直接关系到弹琴人的艺术实践和让听众获得直观的审美体验,还关系到古琴这一传统文化符号在后世将如何演绎和发展。当我们不断理解传统古琴标准、不断探寻多元的含义及承载其含义的主体、分清标准和主观想象的偏好,审视和重估古琴在历史与当下的价值预设,这既是古琴艺术的危机,同时又蕴含了无尽的可能。”[5]自2013年古琴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当下是古琴最好的时代。另眼相看“传统”,才能重建古琴的现代审美标准。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