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共享性开放空间设计文献综述

 2022-07-30 17:01:07

摘要:

公共空间一词可以广义地用于指称不专属于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的空间。大到城市所有市民使用的公共广场,小到住宅内多户居民合用的门厅都可以使用“公共”的称谓。“公共空间”被定义为:向全体公民开放的,承载社会公共生活的,并由城市中的物质实体要素所建构的空间。它与开放的媒体、活跃的网络论坛、深入民间的社会组织等一起承载了城市“公共生活”的全部内容。在近年共享经济蓬勃发展,共享形式多种多样。共享社区更是在国外现代新型社区的发展影响下,逐步在国内受到推崇,为国内一系列社区建设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新的解决方案。本文通过整合搜集和分类归纳各类文献和资料,探索共享理念下的公共空间。以社区为尺度,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思考高质量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共享社区 共享空间 宏观 微观

1.前言

1.1社区现存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城市快速发展,当前中国传统社区正进入转型阶段,社区建设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就个体而言,在物质层面上存在老旧小区设施缺乏、封闭小区设施利用率低下等问题。精神层面上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大都会与精神生活》一书中提出:“城市居民的生活长期处于紧张刺激和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导致居民逐渐缺乏激情、过分理智、高度专业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原子化。”而这个原子化个体是孤独的、埋头于物质享受的、完全“私人化”的,这些个体之间也没有强有力的联系。就社会而言,存在包括人口老龄化、社区活力衰微、社会隔离加剧、人口流动性增加、邻里归属感瓦解等问题。不仅如此,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目前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全世界目前拥有70亿的人口,这些人口需要一个半地球的资源才能养活。如果目前的消费趋势持续下去,到2050年,当全球人口数量增长到90亿的时候,至少需要三个地球的资源,所以改变生活方式节约资源是迫在眉睫。在这一系列问题的负面影响下,中国社区急需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和规划解决。

为了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五项发展理念,其中一项重要理念就是“共享发展”。并且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中国已经迈进“共享时代”。进入2017年以来共享经济进行得如火如荼,甚至成为了互联网经济唯一的风口。正是在共享发展理念和共享经济的推动引导下,以城市空间共享为主题的共享社区应运而生,更是为社区营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而在共享社区中,只有在更高质量的共享空间中,居民才能进行更好的共享行为与活动。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对共享社区和空间的深入了解和社区设计,探索什么是高质量的共享空间。

1.2社区共享性开放空间

1.2.1社区共享空间源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