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与地铁接驳换乘系统的研究文献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组成部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关键节点,换乘系统是一个复杂和富有挑战性的系统工程,对整个线路的运营规划、经济效率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新的交通模式发展状况下,有轨电车具有建造成本低、建设难度低、安全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在新交通模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地铁主要承担大量的客流运输,在城市轨道上起到骨干作用。两者交汇形成的换乘枢纽必然给南京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关键词:有轨电车、地铁、换乘系统
有轨电车(Tram、Streetcar、Tramcar)是采用电力驱动并在轨道上行驶的轻型轨道交通车辆。有轨电车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亦称路面电车,简称电车,属轻铁的一种,列车一般不超过五节,但由于在街道行驶,占用道路空间。此外,某些在市区的轨道上运行的缆车亦可算作路面电车的一种。 电车以电力驱动,车辆不会排放废气,因而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由于其自身优势明显,具有安全、可靠、环保、舒适等优点,而且建设周期和建设成本都比地铁和轻轨低很多,因此在我国很多城市再度兴起,也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有轨电车和地铁一样,发挥城市骨干公交的作用首先需要网络化运行。目前,由于现代有轨电车建设刚刚兴起,大多数城市已建成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少,运行里程短,接驳系统不完善,客流往往低于预期。有轨电车和其他轨道交通一样,都需要完善的交通接驳系统才能最大化发挥其效用。而相应的绿色交通理论最早在1994 年由加拿大人克里斯﹒布拉德肖提出,单纯地提倡绿色交通方式的毫无意义,因为绿色交通系统的构建包括交通方式、交通设施和道路资源三个层次,只有在道路资源分配中充分考虑绿色交通方式的需求。
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Subway、tube、underground)的简称;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地铁是涵盖了城市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Metro),中国台湾地铁称之为“捷运”(Rapid transit)。
换乘系统是指乘客在出行及旅行的过程中,从其中一种交通方式换乘转换到另外一种交通方式,或者是同一种交通出行方式的不同路线之间转换的行为。轨道交通换乘就是两者换乘方式之一。站在轨道交通的角度,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系统则是以调度系统为中枢、以乘客为核心、以换乘设施为基础、以地铁和有轨电车为必要条件的综合系统,从而实现乘客在轨道线路网内不同路线的转换。在换乘过程中,为提高换乘效率在各个换乘距离、指引设施的设置、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等指标方面进行更深刻的探讨。国外对换乘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早,Maxwell,RR提出重点从规划设计、大小规模和发车频率方面重点研究了轨道交通换乘站,进而通过控制发车频率,提高换乘效率。AfarZadeh,M从换乘服务水平,换乘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总成本及乘客对换乘站的服务质量展开多方面的研究,从满足各种条件下乘客感官需求的最佳空间。ParisiDR等基于仿真软件平台,模拟了200个行人在紧急状态下的疏散情况,基于此设立约束条件,建立疏散模型,让该模型在换乘站进行验证,为轨道交通换乘站的安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DengY等引入仿真技术对轨道换乘站进行仿真模拟,并基于DOF技术和场景图对换乘站的乘客诱导系统及乘客紧急疏散情况进行研究。Lee等以香港换乘站为实例分析对象,以乘客换乘步行距离最小为研究目标,研究了换乘站设施设计及服务水平标准。在我国国内的研究发展上,隋晓波主要研究了轨道交通换乘设施之间的协调问题,从换乘效率和平顺性的角度,构建了轨道交通换乘设施协调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徐前前主要探讨了换乘协调问题,提出来换乘设施协调性的优化措施,并使用VISSIM平台对客流组织进行仿真模拟,验证了优化设施的可行性。李德伟研究了乘客在换乘站的微观情况,构建了乘客集散微观仿真模型。杨梅和徐瑞华等自主研发了StaPass客流分布仿真系统并对换乘站的客流进行仿真,并提出对客流组织的改进意见,为轨道交通换乘站的确定和实施合理的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学者主要通过分析换乘站内的拥挤程度、换乘距离、时间和设施规模等,从换乘站的布局评价、运营系统质量评价、客流组织情况等方面展开研究。总体上国外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协调性研究,我国研究事业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后劲充足,对轨道交通线网换乘系统研究性还需深入开展。因为规划时未与城市发展相结合起来,导致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面存在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应该是城市的主要交通方式,客流主要以中远距离为主,要发挥其运量大、准点率高、快速、环保、舒适等特征。而地面公共交通由于其运量小、机动灵活的特点,发挥其解决城市中、短途客流的优势,为城市出行提供方便条件。但是,我国目前轨道交通的发展并不能够达到以上的要求,同时没有做到轨道交通系统之间的紧密衔接。换乘方式不合理,换乘不便捷。由于设计规划时的不周密,未考虑到城市发展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的换乘,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轨道交通都存在换乘不合理和不便捷的问题。为解决这些残留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办法重视规划的严肃性。在建设城市交通枢纽时,由于各种交通设施的建设布局时间不一,同时规划建设时只考虑自身单一的建设布局特征和要求,未将交通枢纽一体化及未来换乘需求纳入规划设计,导致交通枢纽的客流在疏散、换乘等方面存在弊端。因此,要有统一和超前的布局意识,才能够避免换乘问题的出现。完善地面公交配套与换乘枢纽站的建设。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较晚,导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其它城市交通系统的衔接不紧凑,不能达到“零换乘”的目的。因此,需要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地面公共交通线路进行重新校正、拟合,同时,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部门的统一协调下,要选定合适的车站地点,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其他交通方式纳入到一个综合体中,构筑成换乘枢纽站。同时改善换乘辅助条件。换乘引导与收费,是除换乘距离外非常重要的方面。完善的换乘引导系统可节约乘客换乘时间。过去我国在这方面重视的不够,为中外乘客出行提供便利。二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高速发展,地铁售、检票系统应及时同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系统合作,便利乘客的付费方式,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减少乘客的换乘时间。
结语:地铁与有轨电车换乘是一个具有复杂和多路线枢纽系统,合理的分析和规划对乘客出行效率有着更快的提高,找出换乘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换乘设施的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小华, 路静, 王敏. 武汉光谷现代有轨电车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一体化衔接[J]. 都市快轨交通, 2016, 29(5):116-119.
[2] 徐涛.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风险及对策[J]. 科技展望, 2016(19).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