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品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与社会责任感的相关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7 10:12:43

科幻作品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与社会责任感的相关性进展

摘要: 20世纪50年代提出科幻教育后,世界各类学校先后开展了借助科幻进行理科教学的尝试,科幻教育对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社会责任在中学理科教学中被划为核心素养之一,社会责任的培养对学生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都有着重大的关联。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科幻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相关研究,梳理最新进展,为往后研究提供参照。

关键词:科幻教育; 社会责任感; 中学生

一、文献综述

科幻教育

科幻教育(Science fiction Education)是借助科幻作品、或在教学中进行有依据的科学幻想,以此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教育。Sam Moskowitz在1953年首创科幻课程,1971年Dave Samuelson在国家英语教师理事会上提出“在通识课程上利用科幻小说教学”的观点,科幻小说的跨学科特点使这种教学应用可以推广到多个学科中[1]。此后很多老师都成功的利用科幻资源对初中生和高中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2]。有学者认为科幻作品是一个有价值的科学教育载体[3],科幻是基于科学背景的幻想,往往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以此开展科学教育有助于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4]

科幻教育研究现状

2003年华盛顿大学进行了一项研究,检测24名本科生被试者在阅读短篇科幻故事后新知识获得与应用情况,实验进行多测测量,在时隔一周后,同样的知识测试显示故事阅读对题目的回答影响的作用最为明显。该结果表明科幻作品对人们科学知识学习和更新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人们对其批判性较弱,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获得错误信息的风险[5]。2006年波士顿大学研究者以美国Chamberlai中学为样本学校,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以“地球”单元为测试课程,实验组在课程中观看科幻电影《地心浩劫》,并在教学前后进行访谈。研究显示科幻电影可以鼓励学生反思电影中的科学观点和自己的观点,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探究情境。但实验组学生同样会受到电影中一系列“貌似可信”的观点误导[6]。Negret的一项研究也指出,科幻小说在知识的记忆和使用上比科普读物更有作用[4]

2012年土耳其梅尔辛大学教育学部的一项实证研究中学生表示科幻电影有益于他们提高学习的兴趣以及对科学课程的积极态度[7]。Dubeck、Moshier和Boss也通过研究指出,科幻比传统教学方法更能广泛地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2015年付昌义、周蓉分别对参与科幻欣赏选修课和未参与科幻欣赏选修课的大学生进行了以此比对式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上过科幻欣赏课的学生探究能力比未上过课的学生好,同时批判思维也好于未上过课的学生[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