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文献综述
摘要:主要介绍了有关张爱玲的创作情况,并对其作品经常被改变成影视作品的原因进行简要概述。为下文中要提及的影视作品改编小说过程中,女性意识被削弱的研究主题做了铺垫,并介绍了论文主题的研究现状,对论文涉及的研究方法与有关学术概念进行说明。
关键词:女性主义; 影视改编;女性主义
一、文献综述
研究对象
张爱玲原名张煐,籍贯河北丰润。而她出生于上海名门。以梁京为笔名,自1942年开始写作生涯。她是40年代上海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心理分析见长。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张爱玲的一席之地。她的小说、散文,基本上大都是以上海、香港这类大都市为背景的。她对于都市生活的雅俗,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她的笔致,令人玩味。
可以说,张爱玲是最具现代性的女性作家之一, 她与影视有着深厚的联系。这何以见得呢?曾经有人对此做过一个调查统计,在10位影视改编的热门作家中,张爱玲仅次于王朔,位居第二,海岩、池莉、琼瑶等人分列其后。随着“张爱玲热”的不断升温,其作品《半生缘》、《海上花》、《怨女》等作品陆续被搬上了大银幕。供大家欣赏玩味。
但与此同时,如果将张爱玲小说与据其改编的影视作品进行文本细读与比较后,不难发现一个奇秒的现象,即电影电视在某些方面改变了甚至是完全颠覆了小说原本的人物关系、情节线索、叙事角度甚至是作品固有的主题内涵。最值得注意也是最发人深省的是,张爱玲小说中原本蕴藏的女性意识被不同程度的改变、弱化、甚至是消磨殆尽了。我们知道,小说与影视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在叙事角度方面,文字语言与声光影像势必存在着制约的硬性条件差异。因此,在小说到影视作品的转化过程中,一些小的改动属于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但是,当我们从性别的角度去观察这些所谓的改编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变动不仅限于技术层面,更是女性主义在流向大众媒体时面临的尴尬与窘境。那么问题来了,女性叙事视角在影视作品的改编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乔装打扮?为什么它不能够以原有的面貌示人?究竟是导演有意为之还是群众无意导致?本文主要通过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去分析这种带有性别文化意味的、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改编行为,去挖掘产生这些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神秘原因。
本文选取了由张爱玲小说改编的三部同名影视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张爱玲小说到影视的改编为切入点,研究并分析同一叙事文本在不同媒介转化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这三部小说和影视作品都曾在国内外获得过奖项,知名度较高,有一批稳定的受众,具备一定的社会舆论基础。本文以性别视角为基础,审察了这三部作品从小说到影视作品改编过程中存在的差异,进而分析得出造成差异的深刻原因,选取这三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为研究对象,更能凸显性别机制在当今社会的运行法则。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