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我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读了大量的关于晚唐五代的诗歌著作以及关于韦庄诗词的著作。这些著作反映了晚唐五代的整体风貌及审美文化传统。当然,我所看的大多是和韦庄有关的亦或是与我的论文有关的著作。其中包括:《全唐诗》、《韦庄研究述评》、《韦庄诗歌的两大主题探析》 、《唐代文学史》、《唐五代诗鉴赏》、《比较诗学导论》、《韦庄集》、《 晚唐诗风》、《一瓢诗话》、《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等等。
意象就是指客观的事物与主观的心灵相结合,经过创作主体的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加工创造出的带有某种意蕴的艺术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对于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于一个具体的事物,使之融入作者的某种情感色彩,达到主题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统一,是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的融合统一。意象是具有象征性的,也就是说意象可以表达某种意义,而这个意义并不是这个形象原来的直接意义,而是经过作者根据这个形象的某种形态进行联想,使之与作者某种独特的情感相契合,具有一定的隐喻性和暗示性。从而使意象更多的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传递出更为丰富深邃的人生境界和社会蕴含。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主要是参考陈跃红的《比较诗学导论》、和袁行霈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等书籍。其中提出意象的本质就是物象与主体情、意、理、趣、味相契合而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诗歌意象是意象中的一种。
韦庄诗歌中的象征性意象的运用是与韦庄的生平经历分不开的。在《韦庄集》对韦庄的生平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也对他的诗歌特色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韦庄是我国杰出的诗人,又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词家。他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人,新旧唐书、五代史,无端己传,蜀梼杌及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十国春秋,也不载端己的生卒年月。近人夏承寿撰端己年谱,以端己lsquo;镊白rsquo;诗lsquo;新年过半百,犹欢未休兵rsquo;句,推定端己作此诗在唐僖宗光启二年(公元八八六年),时年五十一岁;虽不敢说绝对正确,但舍此别无依据,祗有暂从夏说。他是唐宰相韦见素的后裔,唐才子传说他:lsquo;孤贫力学,才敏过rsquo;。唐诗纪事说他:lsquo;疏旷不拘小节。rsquo;太平广记:lsquo;韦庄幼时,常在下邽县侨居。hellip;hellip;rsquo;下邽为白居易故乡,居易此时尚健在,所以荘诗的风格,颇似居易。僖宗中和三年(八八三年)三月,在洛阳,作秦妇吟。北梦琐言lsquo;蜀相韦庄应举时,黄巢犯阙,着秦妇吟一篇,内一联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尔后公卿亦多垂讶,荘乃讳之,时人号秦妇吟秀才。他日撰家戒,内不许垂秦妇吟障子,以此止谤,亦无及也。rsquo;因此浣花集及全唐诗俱不载此诗,挽近才从敦煌写本中发见。全唐诗韦庄小传说:lsquo;(唐照宗)干宁元年(八九四年)第进士,授校书郎,转补阙,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辟为判官。以中原多故,潜欲依王建。建辟为掌书记,寻召为起居舍人,建表留之。后相建为平章事。rsquo; 端己一生常在乱离之中,南北东西,飘流殆篇。他弟弟蔼序浣花集,说他:lsquo;流离漂泛,寓目缘情,子期怀旧之辞,王粲伤时之制,或离羣轸虑,或反袂兴悲,四愁九愁之文,一咏一觞之作rsquo;,这就明白写出他的凄凉身世和他的郁伊怀抱。古今词话:lsquo;韦庄以才名寓蜀,王建割据,遂羁留之。庄有宠人,资质艶丽,兼善词翰。建闻之,讬以教内人为词,强庄夺去。庄追念悒怏,作小重山、谒金门等词,情意凄怨,人相传播,盛行于时。rsquo;我们读端己的诗词,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端己早岁与白居易同寓下邽,必会往还,闻其绪论,秦妇吟一篇,长达一千六百余字,历来古诗无此伟大结构,虽声调布局,极似白氏长恨歌琵琶行,但沉郁顿挫,实又过之。入蜀后,所作小重山、谒金门、荷药杯诸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皆一本自然,以深入浅出法写之,所以诗为诗史,词为杰作。后世以温韦并称,与飞卿并为花间集之冠,这是值得我们研习的。蜀梼杌载:浣花集二十卷。补五代史艺文志,有韦庄笺表一卷,谏草二卷,蜀程记一卷,峡程记一卷,韦庄集二十卷,浣花集五卷,又玄集五卷。文献通考载:浣花集五卷。引晁公武曰:lsquo;伪史称有集二十卷,今止存此。rsquo;是宋人所见只五卷,疑即韦蔼所集也。宋史艺文志载:浣花集十卷。今据四部丛刊影印明人朱承爵刻本,清康熙席监刻本,清中叶胡介祉谷园刻本,明旧钞本及宫本全唐诗本,重加参校。凡各本有异处或脱落处,均经分别补注,其一字两异者,则依校书旧例,以今从某定之。席刻本、明钞本篇首有韦蔼序,四部丛刊本则影印录君亭本韦序补入,胡刻及全唐诗,俱无韦序,各本除全唐诗外,俱作十卷。夏承寿所撰韦庄年谱,谓浣花集依年地分编,故各卷篇数不匀,如卷一四十八首,最多,卷八只九首,卷十只六首。十卷之外,四部本有补遗二首,席氏有六十九首,胡刻无补遗,但将四部本补遗二诗列入第十卷,又增入七律一首。明旧钞本无补遗。全唐诗称:韦集二十卷,今编诗五卷,补遗一卷。共分卷则以各家刻本之第一卷仍作一卷,第二第三作二卷,第四第五作三卷,第六第七第八作四卷,第九第十作五卷,共诗二百五十二首,其补遗一卷则于席氏六十九首外增收悼杨氏妓一首,计七十首,外断句三联。兹又增入秦妇吟一首,即以置诸补遗首篇,共为七十一首,两共古今体诗三百二十三首。照韦蔼《浣花集》序说:lsquo;迄于癸亥岁,又缀仅千余首。rsquo;则韦集今所存者,尚不及三分之一,遗佚之多,良可惋惜。今从夏说,并依朱承爵、席监等例,将浣花集编作十卷。仍将全唐诗改编五卷缘由,附带说明,以资比较。端己词,散见各书,向无专集。兹从花间集抄四十八首,尊前集抄五首,草堂诗馀、历代诗馀,各抄一首,共为五十五首,并与全唐诗所收五十四首相校,其差异处,亦经分别校定,特写一 卷,名曰浣花词集。其宋元明清各家对于韦词评语及本篇引用书目,又经分别胪举于集后,藉供参酌。
韦庄的诗歌特色与唐末五代的文学、文化传统密切相连。继《唐才子传校笺》之后,傅璇琮又主编了一部有功学林之著——《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这部五位学者历时近十年苦心经营的巨制,共250馀万字,分为初盛唐卷(陶敏、傅璇琮)、中唐卷(陶敏、李一飞、傅璇琮)、晚唐卷(吴在庆、傅璇琮)、五代卷(贾晋华、傅璇琮),为读者展现了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至北汉英武帝广运五年(978)这三百六十一年文学和文学家活动的历程,内容包括文化政策、文学论争、与文学相关的艺术发展、宗教活动、社会风尚,及作家的生卒、历官、漫游、交往、创作。正如傅璇琮自序所言,工作的难处在于“首先你得把唐五代数百位的作家行踪搞清楚。一定要有作家事迹研究的基础,才能再加概括和综合,编年史也才有符合实际的内容。其次,还要把各个作家创作的诗文时间作确切的系年,把作家间的交往作对应的考察。这无异于先要替一个个作家编写出个人年谱,再要把这众多的个人年谱汇总成作家群的活动记录,更不要说有些作品的真伪,有些作家生平记载的不确,需要重新予以辨析。” 唐诗内容同当时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密不可分,其精炼优美而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虽然有许多仍与现代汉语相一致,但时间的距离仍能以完全抹杀,对外国人来说,还要加上空间的距离,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历史背景的距离。胡代聪《从“为人作嫁”说唐诗与唐代习俗》介绍了与唐诗相关的唐代习俗,有助于缩短这一距离。李晖《唐代“折柳”风俗考略》则从柳树的特点和功能入手,分析论述了“折柳”风俗的源起与发展、唐“折柳”诗词的盛况以及与诸多“柳”的民俗事象。相关论文还有刘航《浅议中唐风俗诗的艺术特色》。赵振样《论唐代商业经济对文学的影响》从唐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探讨唐代文人在创作心态和方式上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由于商风渐于文坛而给创作风气和文学本身带来的负面影响。姜光斗《论唐诗与佛教》认为,佛教对唐诗的影响在于:佛教文化作为重要题材进入唐诗;诗僧与文人学士有大量唱和之作;诗人世界观深受佛学影响,在诗中追求禅理、禅趣;诗学理论深受佛学影响。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对晚唐五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也进行了一定的了解。主要参考了《 晚唐诗风》、《唐代文学史》等。文学的发展和兴盛往往跟所在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等情况息息相关。晚唐时期,大唐王朝在经历了无限的辉煌之后开始由盛而衰,处处暴露出难以挽回的衰败颓势。伴随着国运的衰微,晚唐诗歌也难免出现日渐浅薄的情况。历代诗评家谈到晚唐诗坛,无不一言以蔽之日:“诗风衰敝。”然而清代大诗评家叶燮说:“晚唐之诗,秋花也。江上之芙蓉,笼边之丛菊,极幽艳晚香之韵,可不为美乎?”叶燮以秋花的幽艳晚香之韵喻晚唐诗歌,可见晚唐诗别开生面。其实,这“秋花”之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即是晚唐诗歌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晚唐诗人思想不受拘束,创作就不限成法。晚唐诗歌的创作,强调的是广泛的师承,从思想到形式,不囿于一个格局。李商隐就是一个代表。他回顾自己的创作生涯时,很有激情地说:“盖愚与周、孔俱身之耳。以是有行道不系古今,直挥笔为文,不爱攘取经史,讳忌时世。百经万书,异品殊流,又岂能意分出其下哉”怀疑儒学,动摇儒学独尊的地位,这正是晚唐诗人思想解放思潮的哲理思维。因此,他们诗中个性特色、主观性的创作倾向,更加鲜明了。他们的创作转向写个人情思,视野内向,很少着眼于社会疮痍,主要着眼于表现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个人生活情趣。与盛唐相比,时代精神此时已不在边塞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他们从平凡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自身寻找失落了的尊严,从创作里表现与传统不一致的思想观点,致使晚唐诗坛在秋风夕阳下开出了一朵自我意识的“秋花”。
欣赏残缺事物的美是中唐诗人对于诗歌美学内涵的开掘和发展。不过,他们又从俗丑两方面,把中唐诗歌引向一个特殊的境界。晚唐诗人接过中唐人对残缺美的品味,通过历史陈迹的证实和现实社会的感兴,把这种残缺美的欣赏发展成了带有浓郁伤感情绪的审美情趣,形成了晚唐诗歌美学特点的重要内容。从感受到的社会衰落感,到创作上残缺茱的刻画,使晚唐诗歌在中国诗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德国诗人席勒说过:“感伤天才的力量是在于以自己内在的努力使带有缺陷的对象完善起来,并且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自己从有限的状态转移到绝对自由的状态。晚唐诗人的天才在于,他们面对着衰落的时代,却又努力在诗章中歌吟残缺美,并且用自己的精神、联想、虚构、综合,使这种残缺美在直接性和哲理性两个方面,向更深邃更广阔的领域展开。而在选材结构、兴会感发方面,晚唐人又强调一时一地刹那间的感受,把刹时的审美感受诗化,用精细的刻画,烘托出内在的神理。在一花一叶、一时一地中,涵咏他们对生活现实和社会历史的感受,并且在一种伤感的情调中,以一股洒脱的浪漫气息,引发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展开了读者自由联想的广阔世界。也许,这正是晚唐诗人们努力达到的诗境。在晚唐这个衰亡的时代,在诗人中弥漫着一种没落、感伤的情调“文学艺术无力于干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家不能lsquo;达rsquo;而lsquo;兼济rsquo;,于是转向lsquo;独善其身rsquo;,在精神领域则企图实现一些有纯粹美感的创造来怡情悦性,在自己价造的象牙之塔里躲避严酷现实的纷扰。”在诗歌的格调、意境等方面追求浓朋之美。与其相适应的是,晚唐诗人特别重视语言形式的美:一是恰当自然地运用典故,造成缠绵徘恻、哀婉愁怨、象征朦胧之美,以求得幽远深婉的意境;二是用极精致极细密的笔触刻画思维与情绪的微妙变化。
资料编号:[284020]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