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和杜拉斯小说中的母爱异化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2022-10-19 16:17:01
{title}{title}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一)女性主义理论研究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最早源于1673年法国女作家克里斯提娜·德·皮桑发表的《妇女之城》一书中,是近现代文文学理论中极为重要的思潮流派,它影响着近现代文学创作的形成与发展,尤其影响了渴望独立自由的女性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内容。这一理论在近四百年的时间内不断演变发展,经历了由雏形到定型到完善再到多元化的过程。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经历了三次思想浪潮,分为四种类别的观点: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尽管它们都是主张男女平等,渴望女性得到独立自主的地位,但是其实现女性独立的设想方式却不尽相同。

西蒙娜·波伏娃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奠基人,她将存在主义哲学应用于女性状况的研究与分析之中,即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本身虽然没有特定的意义,但仍旧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意义。她的著作《第二性》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历史学唯物主义三个方面,分析女性成为具有被动性和附属性的“他者”的原因,并运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困境,得出了“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结论,论证了女性之所以成为女性的原因。书中的第十七章《母亲》从女性身体变化、社会变化和精神变化三个方面说明当女性怀孕成为一名母亲时所经受的心理变化过程,反映了母亲不一定是社会所期许的慈爱与善良,存在虐待、憎恨孩子的可能性,为现当代女性主义作家在母爱异化的表达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国现当代有无女性主义理论问题仍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大部分研究者是从女性主义翻译与流传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的女性主义理论。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代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已经初见雏形,一方面系统地整理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另一方面研究女性主义理论如何在中国本土化发展,关注中国女性的生存现状。林树明的《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解读了中国女性主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张京媛的《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研究成果,从“阅读与写作”“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两方面探讨女性主义文学,对中国现当代女性主义作家的文学作品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张爱玲与杜拉斯的对比研究

1.张爱玲女性主义思想研究

对张爱玲的研究包括其作品本身的文本解读、国内外其他女性作家的对比研究,以及对张爱玲思想的跨学科研究等。当然,作为张爱玲研究的分支,张爱玲女性主义思想研究也一直是学界的关注热点,笔者在此将其分成四个研究分支;一是直接研究张爱玲文学创作与翻译中的女性主义意识,比如李俊彦的《基于lt;老人与海gt;译本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探究》、刘君的《浅析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二是探析张爱玲对文学形象的构建,解读其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比如孟丹青的《挣扎而扭曲的心魂:张爱玲作品中的“怨女”形象分析》、张晓云的《人格分裂的悲剧——论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形象》;三是对比研究张爱玲与中西方其他女性主义作家的作品,比如季红真的《萧红与张爱玲之比较——以女性主义视角》;四是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对张爱玲思想特定的文化解读,比如张娟的《张爱玲小说的“厌女症”研究》;五是张爱玲女性主义思想的跨学科研究,比如姜云飞的《张爱玲的时尚哲学与性别“革命”观》。除此之外,对张爱玲女性主义思想的研究还有一些切入点,笔者在此不加以赘述。就上述分类而言,目前学界对张爱玲女性意识、形象塑造、对比研究以及文化解读能为此次课题的研究提供充实的学术基础。

2.杜拉斯女性主义思想研究

杜拉斯在国际文坛上享有盛名,从女性主义角度研究最早源于1977年出版的《杜拉斯的女性领地》和1987年出版的《杜拉斯:身体写作》从两个领域对杜拉斯的女性主义创作进行研究,由贝尔纳·阿拉泽, 克里斯蒂安娜·布洛·拉巴雷尔所著的《解读杜拉斯》从杜拉斯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以及对当代的影响三个角度来研究杜拉斯及其女性主义思想。相比较而言,国内对于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大多数是从其作品主题思想和创作风格两方面来研究,并未形成具有研究价值的专著,但有少量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比如有吴霞的《缺失性母爱与女性创作》、沈静的《杜拉斯笔下主体女性形象解读》。可以看出,对于杜拉斯女性主义思想的研究需要更多地借助于国外文献资料。

3.张爱玲与杜拉斯的对比研究

张爱玲和杜拉斯的对比研究从2007年开始有所涉及,以期刊和硕士论文为主,没有专门的研究专著。二者的对比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创作手法与创作风格的对比研究,比如杨蔚然的《解读张爱玲和杜拉斯笔下的战争》、刘菲的《空间艺术之异曲同工——玛格丽特·杜拉斯lt;广岛之恋gt;与张爱玲lt;封锁gt;比较》;二是思想观念的比较研究,比如易晓倩的《论张爱玲与杜拉斯的自恋情结》、黄薇澈、谢雨利的《析杜拉斯与张爱玲情爱观之异同——以《情人》和《金锁记》系列互文性小说为例》;三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比较,比如张雨蕾的《张爱玲和玛格丽特·杜拉斯笔下异化的母亲形象》、常璐芸的《张爱玲与杜拉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对于二者的比较研究,学界大多数还集中于两位作家本身,并未延伸至20世纪的中西方文学史,但形象解读的对比研究仍对笔者的此次课题有所启发。

(三)母爱异化主题的研究

笔者在知网检索“母爱异化”关键词时,仅找到9条相关结果,大多数研究“母爱异化”主题的论文多以“母亲形象”“形象叛逆”等形式命名,并未整合成“母爱异化”四个字。就搜索结果而言,“母爱异化”这一词语已经开始流行于学界,并基本应用于中西方现当代文学的分析研究之中。其中包括对巴金《寒夜》、沈石溪的《狼王梦》、莫里森的《宠儿》、曹雪芹的《红楼梦》,都对母爱的异化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进行了研究。关于张爱玲、杜拉斯在母爱异化这一主题的对比研究,笔者仅看到周仕益的《张爱玲、杜拉斯作品中的母爱异化与女性关怀》和赵国龙的《母爱异化与女性关怀探索——张爱玲与杜拉斯作品之比较》两篇论文中有所涉及,两篇文章都是从母爱异化对女性伤害的角度展开描写,体现了对女性的人文关怀,并未落足于女性主义文学的角度。尽管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对笔者后期对中西方母爱异化的探究并未有太多价值。

总之,学界对于张爱玲和杜拉斯的研究一直存在,尤其是张爱玲女性主义思想,一直是研究热点。但无论是玛格丽特·杜拉斯本身还是二者的对比研究,国内的文献资料都不够全面,需要借鉴一定的外文文献。通过文献资料的梳理,笔者对张爱玲和杜拉斯的研究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也对母爱异化这一主题与女性主义的关系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希望笔者后期的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能从中汲取养分,也希望自己能够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1. 方案(设计方案、或研究方案、研制方案)论证:

(一)研究内容(每章节)

绪论

第一,“母爱异化”概念的界定

目前学界并没有对“母爱异化”这一名词有明确的概念界定,但国内已有多篇论文提及并使用这一词语,在论文正文之前,必须要对母爱的概念有一个界定。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中“母亲”这一章节描述到:“当母性的宗教宣称所有母亲都神圣时,某种曲解也就产生了。母亲的奉献或许是完全的真诚,但这种情况较少。大多数情况下,母性往往包含着自恋、利他主义、慵懒的白日梦、诚实、狡诈、贡献和玩世不恭的奇异混合。”结合张爱玲、杜拉斯小说中对“坏”母亲形象的描写,可将其定义为:颠覆文学传统中善良、奉献、无私的固化描写,塑造出冷漠、自私甚至残暴的具有真实人性的母亲形象。

第二,研究现状

见开题报告(三)

第三,选题意义

见开题报告(一)

  1. 两位作家作品的可比较性

第一章主要讨论张爱玲和杜拉斯在生平经历和文学影响的相似性。

第一,从“缺失性母爱”的童年探讨二者生平经历的相似性以及与文学创作的关联性,对张爱玲和杜拉斯自传的书籍认真研读,按时间线索整理归纳她们对母亲的直接描述,并结合目前研究资料中的针对性结论,归纳她们童年的相似性。

第二,从对母亲形象的颠覆来研究二者对于文学创作的大胆尝试与创新,并论述其“母爱异化”创作主题对现当代文学创作以及女性书写的影响。

得出她们可以从“母爱异化”这一角度进行比较探究的结论。

  1. “母爱异化”内涵的差异性

第二章主要从具体文本分析两位作家作品中母亲形象描写的差异性。

第一,选取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和杜拉斯小说《情人》中的母亲形象进行对比,先从典型事件进行整体人物形象的感知研究,再从具体的语言描写进行细致的差异性分析,通过列表格的方式将典型事件、语言描写、人物性格呈现对比,最后总结两部小说中母亲形象的差异性。

第二,概述张爱玲其他小说中的母亲形象描写,总结归纳她刻画的母亲形象特点,联系上文归纳的杜拉斯笔下的母亲形象,一方面强调突出“母爱异化”的“异化”二字在两人作品中的体现,另一方面将母亲形象的差异性抽象化、理论化,上升至“母爱异化”研究主题的差异性比较。

第三章 “母爱异化”起源及差异性原因

第三章主要讨论“母爱异化”这一主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两位作家产生差异性的原因。

  1. 首先,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分析母亲带给孩子心灵创伤的角度对作家消解重建传统文学中母亲形象的影响;其次,从性别意识角度讨论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创作主体更深刻地认识到母亲对孩子以及男性的态度;再者,讨论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工业社会以后的依赖性和附着性;最后,从女性意识角度探析张爱玲和杜拉斯对于如何摆脱“坏”母亲所采取的措施的不同,结合小说中女儿们的自我救赎之路,区别两位作家在女性独立道路上的选择途径。

第四章 现代中西方文学中的“母爱异化”

比较20世纪中西方文学对“母爱异化”的运用及差异性,分析其产生的文化根源。

首先选择20世纪中西方文学中其他典型的颠覆母亲形象的文学作品,进而分别概括归纳中国文学所呈现的“母爱异化”的特点以及西方文学所呈现的特点,最后对上述归纳进行分析,结合时代背景和文化因素探究产生这一文学现象的文化根源。

结语

参考文献

1.Simone de Beauvoir.The Second Sex[M].Jonathan Cape.2010.

2.CARUTH C.Trauma.explorations in memory[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5.

3.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M].安徽: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

4.[法]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M].王道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5.[法]劳拉·阿德莱尔.杜拉斯传[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6.[法]贝尔纳·阿拉泽,克里斯蒂安娜·布洛·拉巴雷尔.解读杜拉斯[M].黄荭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7.[法]玛格丽特·杜拉斯.外面的世界[M].黄荭译,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7.

8.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10.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1.赵国龙.母爱异化与女性关怀探索——张爱玲与杜拉斯作品之比较[J].学术交流,2013.

12.童庆炳.作家和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J].文学评论,1983.

13.朱凌. “母性”的现代重构与解构——论张爱玲小说中“母性”形象的叛逆[A]. 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C].广西外国文学学会,2005:11.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