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东部某村为例文献综述

 2022-11-18 15:46:34

农村老人养老问题是目前新城镇化背景下研究的重要问题,它一方面可以反映我国如何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体现。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且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解决好农民的养老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阐释,通过对现行农村养老制度以及养老保障体系的深入分析,分析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且与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相比较。吸取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优点,对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笔者对最近10余年有关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的学术文献梳理,学术界对农村养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目前农村养老困境研究

有关农村养老问题困境的研究,众多学者的观点相当一致。

杨清哲认为,家庭养老功能在逐渐弱化,而社会化养老尚不完善(杨清哲,2013)。这是由于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我国农村人口的生育率已经限制在比较低的一个水平,农村人口发生变动,家庭人口也日渐小型化。

阳义南、詹玉平认为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单个农村家庭人口数量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呈现“核心家庭”模式(阳义南、詹玉平,2003)。这使得赡养老人成为农村家庭沉重的负担,加之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导致农村家庭“空巢化”,老年人与子女在生活上时空分离。

曲展认为,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未发展完善,机构养老在农村也处于一个尴尬的处境,我国公有的农村老年福利机构通常只面向“五保”老人,并且这些机构因财政投入不足而严重滞后,通常存在设施简陋,功能单一,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曲展,2008)。甚至在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基层政府根本无力修建敬老院,社会养老无从做起。而某些民办养老机构虽较公立福利机构高档化、舒适化,但对于相对贫困的农村老年人群,其发展趋势偏离了的实际需要。

  1. 目前农村养老资源研究

有关农村养老资源的研究,反映了学术界对农村养老的基本评价。王全美、张丽伟认为,农村养老资源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型养老资源、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型养老资源。(王全美、张丽伟,2009)

王全美、张丽伟把子女对父母的供养,近亲属、熟友之间的相互帮助这类资源定义为强关系型养老资源。还把自我养老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强关系型养老资源,它代表着利用自我能力对自己直接进行养老(王全美、张丽伟,2009)。不可忽视像家庭养老之类强关系型的养老资源在农村养老中起的重要作用,尽管由于现代工业化文明的冲击,它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然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要维持和加强家庭养老资源的保障作用。与强关系型养老资源相对应的便是弱关系型养老资源。例如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和远亲网络赠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制度化的形式将某个地区内的农民统筹起来,待个人年老之后,运用集体力量帮助自己进行养老;商业保险内部的每一个成员在享受养老保险时,实质就是在享受由保险编织起来的巨大关系网络成员对自己的帮助;作为家庭养老的延伸——亲属网络赠予,也属于一种弱关系型的养老资源,而且亲属的血缘离自己越远,其弱关系型就越明显。强关系和弱关系不存在严格的界限,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里谈到的弱关系型养老资源主要是指那些远房亲戚之间的帮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