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目的和意义:
多天线系统是无线通信领域的重要内容,它能在不增加系统带宽的条件下在系统收发端设置多根天线,从而能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获得分集增益。在实际的无线信道环境中,由于散射体数量有限、信号到达角扩展较小、天线元素间距不大等因素,会使发射/接收信号间存在空域衰落相关性,这将对多天线系统的误码率性能造成重要的影响。研究天线相关性对多天线系统误码率的影响对于实际的工程设计将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国内外概况:
多副接收天线和接收分集的使用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马可尼时代,早在1908年马可尼就提出用它来抗衰落。MIMO系统的特点是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提高信道的容量和信宿的可靠性。实验室的研究表明,采用MIMO技术在室内传播环境下的频带利用率可以达到20-40bit/s/Hz。
MIMO系统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同时使用多个天线的通信系统,也是一种利用无线信道多径传播特性的技术,可以被看作是智能天线的扩展1970年,MIMO被首次引入到通信系统中 MIMO技术可以对具有丰富散射环境的信道进行积极的利用,实现系统收发的空间复用或者分集,从而带来无线链路容量的大幅提高。
目前国内外研究集中在将智能天线与MIMO空时分组码相结合的研究,所有关于多天线技术相结合的研究都围绕着空时分组码与波束形成技术展开,并没有引入空间复用的方式。然而在LTE演进过程中,空间复用是提高系统频谱效率与数据速率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并已写入标准中。在通信技术商业化进程中,既要考虑技术的有效性,也要考虑该技术带来的工程合理性。于是非常有必要对空间复用多天线方式与智能天线技术结合途径进行研究,同时紧密结合实际应用 的无线信道环境,无线信道环境参数对性能的影响等展开一系列研究工作。智能天线波束赋形技术能降低符号间干扰与用户间干扰的特点,弥补了空时分组码带来显著分集增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符号间干扰与用户间干扰的缺点。
参考文献:
1. 罗涛,乐光新 多天线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 . 北京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