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提出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顽疾。在当前“精准脱贫”政策浪潮的推动下,社会救助制度作为脱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理应受到关注。长期以来,社会救助制度以单一的收入作为度量贫困标准,将着力点聚集于贫困户的收入问题,以保障了我国低收入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为主要内容。然而随着支出型贫困群体的不断出现,仅就收入水平来讲,支出型贫困家庭人均收入通常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因而被排除在制度之外,处于社会救助的“夹心层”。
依据“精准救助”的技术逻辑,精确识别贫困者并实现资源的精确分配,是实现“精准救助”的前提保障和内在要求。显然,当前收入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局限性逐步凸显,那么如何通过“精准救助”助推“精准脱贫”?建立支出型社会救助体系成为当下贫困治理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本课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支出型贫困家庭这一社会救助边缘群体,对支出型贫困家庭社会救助的识别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提出更为有效的施救建议,以期提高社会救助的精准性。
2.文献综述
2.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开展起步较早,目前国外学者的研究也主要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对贫困的多维度研究,尤其是在贫困测量以及瞄准机制方面的研究远远领先于国内。但在针对支出型贫困这一问题上,国外文献很少涉及,尚未有成熟的理论和政策措施。因此,本课题从贫困概念界定研究、贫困测量标准研究以及贫困瞄准机制研究三个方面介绍国外研究成果。
2.1.1关于国外贫困概念的研究
贫困问题是全球性问题,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关于贫困的界定,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Seebohm Rowntree(1901)在对英国约克市贫困状况进行研究后提出,他以一个家庭的总收入是否满足个体或家庭维持生存的最低生活必需品或营养需求,划分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随后,许多学者的研究都沿用了这一
定义。Townsend (1979 )则从资源层面,将贫困定义为人们缺乏资源(主要指收入)而无法获得物质资料以及基本社交条件个人、家庭和群体。由此可见,早期国外关于贫困概念的定义研究主要局限在收入这单一维度,强调物质方面的匮乏,且多归属于绝对贫困方面。
随着贫困问题日益复杂化,人们赋予了贫困更多的涵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类型划分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相对贫困是由Runciman(1966)提出,他把相对剥夺的概念引入研究中,认为对贫困的衡量不应该使用绝对数,应该采取相对数。之后国外学者不断扩充和丰富贫困内涵,如Amartya·K·Sen(1985)创造性地提出“能力贫困”的概念,指自身获取财富的能力不足或者能力被剥夺而陷入贫困的状态。2011年联合国在Sen的理论基础上,从人类发展的视角定义了贫困是缺乏选择和机会的能力,违反了人类的尊严。可见,随着贫困研究的开展,国外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认识不断进步和深化,从而更好的揭露贫困问题的本质。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