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血压患者购药行为分析文献综述

 2023-01-05 19:10:20

一、选题背景

在一些传统性的烈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的21世纪,以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疾病在全球疾病谱和死因谱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占比巨大,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及致残率高的特点,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13年8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指出,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呈持续上升态势,估计心血管病(冠心病、脑卒中、心衰和高血压)现患人数为2.9亿,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疾病之首。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之代表,是导致人类死亡、伤残和失能的重要疾病原因,世界卫生组织于2009年将高血压列为全球五大健康风险因素之一,《2012年度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指出,全球25岁以上人群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群患有高血压疾病,同时由高血压疾病及其所引起的心脑血管死亡案例约占世界一半的比例。在我国,世界卫生组织在2008年公布的数据报告显示,我国高血压平均发病率达到38.6%,发病人数己经超过2亿,并且随着人口寿命的不断延长、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肥胖与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发病人数仍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由于高血压疾病容易引起的多系统健康损害,因此会给患者本人带来严重的健康损害,具体表现在劳动力损失、生活质量下降,同时也会给家庭成员精神方面带来一定的压力,这意味着高血压疾病所引发的社会危害将会逐步提升。而在高血压防治方面,我国形势十分严峻。据了解,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0.2%、24.7%和6.1%,而在美国,这三者的比率分别是70%、59%和34%。这充分显示出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呈现“三低 ”的特点。高血压如果得不到较好控制和治疗,将导致大量的患者面临脑卒中、心肌梗死和肾功能不全等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

高血压患病人群的庞大,以及需要终生服药的限制,造就了降压药巨大的市场利润空间,也因此使其成为无论是国际跨国企业亦或是国内中小企业争相攻占的领地。随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推进,心血管系统用药的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制度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筹资水平的不断提升,医保基金的共济性得到更大的提升。

2015年两会,医改依旧是大热话题,“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其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和药品零售市场的双重高度垄断造成的与高度腐败、医疗资源高度浪费三高并存的怪象,是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是医药行业主要乱象的根源。然而随着我国新医改制度逐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医保政策正逐步规范高血压患者的就医行为。分析我国高血压患者购药行为,不仅能了解降压市场格局,也是为完善我国高血压慢病管理和相应医保政策提供建议的基础。

二、研究意义

对我国高血压患者购药行为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更深入正确地了解高血压防治及降压药分类与使用,提高高血压控制率;

(二)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购药行为分析了解降压药市场格局与发展趋势,有利于完善降压药市场机制;

(三)有利于完善我国高血压慢病管理和相应医保政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