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主动行为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2023-08-16 14:59:05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一、未来时间洞察力

时间洞察力即个体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框架的认知体验和行动。时间洞察力(time/temporal perspective,简称TP)最早由frank(1939)首次提出,Lewin、Frank是探讨TP的先驱人物,如Lewin和Frank分别提出了“时间延伸”和“时间洞察力”的概念。Lewin在场理论中提出时间洞察力是生活空间的一个要素,个人的生活空间不仅指现在,也包含于过去和未来之中,个人的时间洞察力与习俗有密切的关系,鉴于此,时间洞察力可分为过去时间洞察力、现在时间洞察力和未来时间洞察力三个维度。之后,黄希庭(2004)在综合大量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时间洞察力”这一中文概念,他认为未来时间洞察力是个体对于未来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倾向的一种人格特质。

根据刘伟臻等人(2017)对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研究,高未来时间洞察力能帮助个体根据预期评价未来、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并付诸行动,促使个体进行积极的信息搜索、寻求解决办法并做出职业决策,表明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大学生职业决策有很大影响,并能显著负向预测职业决策困难;同时未来时间洞察力可以负向预测职业决策困难,亦可通过职业成熟度间接对职业决策困难产生作用,以降低职业决策困难;梁群君等人(2017)认为根据社会情绪选择理论,高未来时间洞察力能使个体拥有更大的交际圈,这种社会关系能为其提供一定的社会支持,证实了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幸福感既有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多重中介效应来间接影响;Taber(2013)的研究发现,较高水平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可有效预测较低水平的缺乏动机问题和犹豫不决,未来时间洞察力水平高的人在缺乏动机和犹豫不决上会经历更少的问题。目前国内尚未发现对未来时间洞察力与主动行为的直接研究。基于以上研究推测,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能显著正向影响其主动行为。

二、主动行为相关理论研究

主动行为的概念最早由Swietlik(1968)归纳为主动性和反应性的个性,现今对与主动行为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主动行为是一种人格特质,Bateman和Crant(1993)认为主动性人格是一种面临外界机会会采取主动行为的个体特质,且更能反应个体的工作绩效;二是认为主动行为是一种行为模式,Frese等人(1993)认为主动行为是个体自我驱动实施超越工作职责的一系列工作;三是认为主动行为是一种绩效特征,Griffin等人(2007)认为主动行为是个体自发对工作角色的改变,即通过激情和努力来改变自身进而环境以实现理想中的结果,个体不会仅仅被动等待别人发出指令和要求,或者等待问题出现时才采取措施,主动行为强调个体行为的自发性、改变导向和聚焦未来性;四是认为主动行为是行为过程,Grant和Ashford(2008)认为主动行为是包含目标设定及目标达成的自我调节行为。Parker、Bindl和Strauss(2010)也认为主动行动是有动机的,有意识的和目标明确的,认为主动行为是目标驱动过程,包括设定主动性目标和努力实现主动性目标。

关于主动行为的产生机理,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对于外部目标的认同、吸收和整合能够内化为自主性动机,同时外部环境对个体的需要能够促进动机内化,从而提高个体的工作主动性;另外,自我同一性理论认为,在不确定情景中个体为解决同一性危机,更容易产生对环境控制的主动行为,成就动机是主动行为的重要驱动力,外在目标和个体的核心价值观及兴趣越一致,追求目标的成就动机就越强烈,组织认同是主动行为的重要工具性动机,个体对团队或组织的认同程度越高,心理所有权就越高,也就越容易主动设置工作目标或战略目标;情绪的动机效果也可以引发个体主动行为,例如兴趣、快乐等可以内在地驱动人们从事某种行为。

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主动行为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研究,Aspinwall(2005)的研究发现当未来的结果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或者遇到环境阻力时,未来导向个体会更加坚定地把精力聚焦于未来,和那些关注近期结果的员工相比,未来导向员工的主动程度更高;Strauss和Parker(2018)认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干预会使现状和理想现在之间的差异更加突出,从而导致个体主动性的增加,而以愿景为中心的干预会使现状和理想的未来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从而增加组织成员的主动性,同时角色超载和未来取向分别作为这两个关系的调节变量,角色超载和未来取向越高,干预对主动行为的正相关也越强;Graso和Probst(2012)的研究发现未来结果预期高的个体将产生更高的绩效质量和更少的绩效数量,同时高未来结果预期的个体会表现出主动行为,但前提是他们认为长期会有有益的结果;Parker等人(2012)认为“能做”、“有理由做”、“受激励做”这些主动动机和一些远端因素能够影响个体产生主动目标并实施主动行为实现目标,“能做”的动机来自自我效能感,控制力和对(低)成本的看法,“有理由做”的动机与个体主动的原因有关,包括源于内在的,综合的和确定的动机的原因,“受激励做”是指促使积极主动的目标过程的激活的积极情感状态,远端因素包括个体差异(例如个性、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以及领导、工作设计和人际关系的背景差异;刘泱等人(2016)的研究发现包容性领导可以通过改善组织氛围进而促进下属实施主动行为;许勤、席猛和赵曙明(2015)研究发现辱虐管理对员工主动行为具有显著的负作用。此外,Thompson(2005)的研究发现,员工的主动行为可以提升组织业绩和顾客满意度;谭佳(2010)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发现,主动性人格增加了大学生职业决策的困难,但是从最终结果来看,具有主动性人格的大学生反而能从最初的决策困难中获益,不仅做出最佳决策,更能增强工作胜任力;石变梅(2014)的研究也证实了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正向影响。

三、调节水平理论与时间距离

解释水平理论由Liberman和Trope等人(2003)提出,解释水平理论是一种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人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的重要性,其核心观点之一是人们对社会事件的反应取决于人们对事件的心理表征,而心理表征具有层次性。心理表征具有不同的抽象程度,这意味着人们在抽象过程中忽略那些被感知为不重要的特征而保留那些更为核心或重要的特征,因而抽象表征相比具体表征更为简单、明确和原型化。解释水平理论认为人们解释世界的方式是层次性的,并形成一个连续体,在理论上可以简化为高水平解释与低水平解释。高水平解释是去背景化的,更加简单、抽象、图示化,反映了事物的核心特征;而低水平解释是背景化的,更加复杂、具体、非图示化,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特征。

解释水平理论是近20年发展出来的纯认知理论,其发展趋势与研究侧重点不断变化。总的来说,研究者们在解释水平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上努力。深度即解释水平理论底层心理机制的研究,即探讨心理距离的四个维度(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可能性)对于解释水平变化的影响;广度即探讨解释水平理论在选举、说服、谈判、消费者行为等领域的应用(李雁晨,周庭锐,周琇,2009)。解释水平理论的研究,最初侧重于深度的挖掘,但是近几年来,研究者们越来越侧重其广度的探讨,即解释水平理论的应用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