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为了有效减轻患者药费负担,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引导医药机构规范用药,探索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在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2021年政府发布的《工作要点》明确了常态制度化实施药品耗材集中招标采购,要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推进第四批、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做好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采中选结果实施。探索构建联盟采购机制,扩大药品集采,分层、分类、分批开展医用耗材集采。完善省级平台阳光挂网采购制度,规范挂网撤网规则,促进信息联动,逐步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全部从省级平台采购所需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因此,研究药品集采的演进过程以及药品集采对医药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研究目的
谈在祥(2019)指出,为降低虚高药价、避免过度医药、斩断医药行业的腐败链条,我国自 2018 年开始试行药品“4 7”带量采购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引发行业巨震:中标药品价格大幅下降,药品市场重新洗牌,中小型药企举步维艰,大规模创新型药企释放政策红利。对此,提出新政背景下医药企业转型发展的应对建议。
杜雪(2020)通过梳理药品带量采购的政策背景与内涵,阐释了药品带量采购的特点及带来的利好影响,同时分析 了当前政策开展存在的潜在问题及风险,如政府权责交叉、药品的质量与供应难以保障、行政力量干预医疗用药、药 企回款得不到保障等。对此,提出政策建议:转变政府职能,明确角色定位;合理评估药品成本与利润,加强药品质量 与供应监管;加速推进医院改革,引导合理用药;医保局牵头保证回款,缓解医院与药企运营压力。
于长永(2020)认为由于试点时间较短,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药品集中采购机制的形成需要时间,“4 7”药品带量采购的实践效果,主要 体现在药品的降价与提质方面。“4 7”药品带量采购存在的三大制度隐忧,即患者医药费支出负担和医保基 金支出负担不降反增的风险、联采办的道德风险、公立医疗机构虚报药品采购基数问题,这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黄素芹(2019)研究发现:同一通用名、同一剂型、同一规格的药品带量采购价格(Mean=57.39)与非 试点地区的中标价格(Mean=89.17)之间存在差异。与国际参考价相比我国药品采购价格较 高,其中药品带量采购的 MPR(3.65)低于非带量采购的 MPR(7.42),价格更为合理。样本药 品的治疗期总费用中位数占最低日薪的 0.97 倍,总体费用水平较为良好。因此,“4 7”带量采 购政策的实施,使得中选药品价格大幅下降。
- 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满春霞、郭志刚等(2016),分别对我国各省药品集中采购政策进行了汇总分析,提出要对药品分类采购、分类管理,合量设定经济技术标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药品质量优良、价格适宜。
冯毅(2016)对典型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障政策与中国的医保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医药保障制度都是这个国家政治、经济、传统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产物。不能照搬它国的制度模式来解决我国的问题。
常峰、崔鹏磊(2015),对德国药品参考价格体系对构建我国医保支付标准进行了研究,认为优化药品定价和报销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政府财政补贴、提高药品质量标准、提高市场集中度、完善以质量为核心的集中采购政策,加大药品补偿力度,促进合理用药。
王文娟、杜晶晶(2015),对医药分开政策对医药费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索,重点对医生收入、医院收入的中介效应进行了研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