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旅游街区吸引力研究
——以杭州河坊街为例
摘 要:杭州河坊街位于吴山脚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自南宋及明清以来就是杭州城内一条最繁华的商业街。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杭州城的发展,清河坊历史风貌区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开发的迟缓却使这片历史风貌区的街区结构和建筑形态得以保留。2000年进行整体保护和更新后,河坊街于2002年十月开街,可以说开街时间并不长,但因曾经繁荣的发展使其负有盛誉,因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除了成为本地市民的日常聚区之外也吸引了一批批外来游客。但从总体上看,知名度的流传范围还远不及杭州西湖,可以说还主要局限于杭州市,要使河坊街拥有像西子湖那样在全国都广为人知的响亮口碑,必须增强其自身吸引力,重视宣传推介,在不可复制的独特的文化内涵上找出相对不够吸引人的要素,进行分块整治和改善。所以,针对以河坊街为例的历史街区吸引力研究显得很有必要,既是对历史风貌的发扬光大也是市场经济下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合理追求。本文将通过街区旅游吸引力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先对旅游吸引力大小进行直观地判断,再利用IPA量表进一步挖掘旅游街区的多方价值,促进其良性发展。
关键词:特色街区;河坊街;吸引力研究;IPA量表
一、文献综述
河坊街是杭州目前保存情况较为良好的一条典型的晚清风格的商业街,代表和反映了当时杭州繁荣的商业文化,且极具深厚的历史意义。随着人们日益增长和丰富的旅游需求,历史街区也在不断跟随时代更新新内容,除了保持原有的传统商业街风貌,也在尝试开辟出其他旅游新活动,使街区注入丰富的吸引要素。旅游吸引力是决定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的产生必是存在一个 “吸引”的前提,旅游吸引力是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它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决策与方式,进而影响一个地区的旅游状况。从吸引力的角度评价街区的旅游发展,是街区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角度,便于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策略。与此同时,旅游街区作为一个地区重要的旅游景点,参考国内外对其旅游吸引力研究来准确评价旅游街区的吸引要素对老街旅游发展的科学开发及规划具有关键的指导意义。
(一)国外旅游街区研究
相比国内,国外的普遍学术观点是将历史街区旅游视作遗产旅游的一部分,因此国外学者对历史街区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遗产旅游的范围内。韩絮在相关综述中提到国外的遗产旅游大体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遗产旅游类项目的开发研究、对遗产地管理的研究、发展旅游对历史遗产的影响的研究以及遗产地居民对当地发展旅游业所持态度的研究。还有少部分学者提出了历史街区的改造模式和相关建议。Anne Drost通过综述的形式对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及管理作了总结和分析,指出遗产地发展可持续旅游业的两个途径:教育与调节。这两种方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互相补充的。此外,国外学者还强调公众在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巨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区参与思想,鼓励社区民众对历史街区保护中遇到的问题积极讨论,充分征求居民意见使每一个开发与保护的决定都得到慎重考虑,此举有利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由此可见,国外学者对历史街区旅游的研究,主要是在遗产旅游的背景下开展的,这些都为之后的历史街区旅游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旅游民宿的游客满意度研究—以乌镇西栅为例文献综述
- 公共图书馆文化休闲服务需求研究文献综述
- 体验经济背景下遗址公园创新发展模式探究——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文献综述
-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国文化旅游合作研究:以**为例文献综述
- 文旅融合背景下游客对博物馆旅游发展的感知研究 ——以浙江省博物馆为例文献综述
- 疫情背景下旅游安全问题的现状与对策——以杭州市疫情防控为例文献综述
- 美食类自媒体短视频对游客乡村旅游意向的影响——以“滇西小哥”为例文献综述
-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闲置公共空间文旅化利用——基于多案例的分析文献综述
- 体验视角下环保实验类星巴克产品的游客消费动机研究文献综述
- 江南特色小镇民俗和现代产业二元素融创途径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