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影响的研究综述
摘要:伴随着资源能源的枯竭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以传统工业为基础发展的城市不得不迎来了自己的衰落期,寻求经济转型之路迫在眉睫。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就对旅游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关系展开了系列的研究;而相对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在旅游业发展对居民的影响上,存在数据缺乏,内容过时等不足,基于居民角度的旅游开发研究仍然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
关键词:旅游影响;居民感知;城市转型
一、文献综述
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给目的地带来种种复杂而又深远的影响。早期的多数学者只观察到了旅游业给当地带来的经济利益,对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和了解逐渐加深,对旅游影响的研究逐渐扩展到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使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如何把旅游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小程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旅游影响研究则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这一视角对旅游影响进行研究,使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都有很大的提升。
国内旅游社会影响研究明显晚于西方,国内一些学者从研究内容和方法角度对旅游社会影响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为我国学者梳理旅游社会影响研究的脉络,明确研究方向,确定研究重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是这些研究大多是根据作者主观判断提取某些内容进行归纳的,且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无法让人更直观和客观地了解相关研究进展、判断研究趋势。通过对中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间的有共同点,但差异也不小。由于各地旅游发展程度不同,加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研究人员对当地旅游影响进行研究时,往往会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而选取适当的指标,使指标体系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研究成果之间无法相互比较。这些都影制约着相关理论的提升。
从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角度看,Wilkinson and Pratiwi (1995)对印尼瓜哇岛的研究表明,旅游业对旅游地居民的影响并不是均质的,非原居民由于拥有资本或掌握了相关专业技能,往往从旅游业中获得的经济利益要比原居民多;RWalpole and Goodwin(2000)通过对印尼Komodo国家公园的调查也得出了相似结论;Kon(1998)专门分析了泰国Samui岛饭店住宿业的发展对当地就业方面的影响,指出饭店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其中不需技能的低薪水的工作岗位占绝大多数,而管理职位和专业技术职位却很少;Borg等(1996)通过对阿姆斯特丹在内的欧洲7个世界遗产所在地城市的研究,认为旅游业威胁了当地的经济活动;Raguraman(1997)分析了泰国为发展入境旅游而开放航空业后产生的影响,指出航空业开放后泰国居民出境旅游的机会也大大增加,由此造成的外汇收入漏损不可忽视。
Forsyth(1995)、Telfer and Wall(1996)分别研究了旅游业对泰国“Hill tribe”村落和印尼Lom-bok岛地区农业的影响,认为旅游业虽然和当地农业在土地、资本、劳动力等方面产生竞争,但从总体上来说,旅游业促进了当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呈现出良好的互动关系;而Andrew(1997)对英国Cornwall城的研究却表明旅游业对当地的工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Daniels等(2004)使用SAM等4种模型详细分析了美国东南公路汽车拉力赛的积极经济影响;Gelan(2003)研究了1999年英国公开赛对当地的经济贡献。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旅游民宿的游客满意度研究—以乌镇西栅为例文献综述
- 公共图书馆文化休闲服务需求研究文献综述
- 体验经济背景下遗址公园创新发展模式探究——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文献综述
-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国文化旅游合作研究:以**为例文献综述
- 文旅融合背景下游客对博物馆旅游发展的感知研究 ——以浙江省博物馆为例文献综述
- 疫情背景下旅游安全问题的现状与对策——以杭州市疫情防控为例文献综述
- 美食类自媒体短视频对游客乡村旅游意向的影响——以“滇西小哥”为例文献综述
-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闲置公共空间文旅化利用——基于多案例的分析文献综述
- 体验视角下环保实验类星巴克产品的游客消费动机研究文献综述
- 江南特色小镇民俗和现代产业二元素融创途径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