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乐园游客体验满意度及对策研究
摘要:主题公园起源于早期的游乐园,现代主题公园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1955年7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迪士尼乐园的的诞生,成为主题公园产生的标志。随着主题公园的不断兴起成为了旅游业的一大趋势,本文以杭州乐园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游客体验,探讨影响游客体验的设施和服务以及乐园的满意度评价如何,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实地研究,对游客体验有了深度认识,从而对杭州乐园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杭州乐园;游客体验;游客满意度;问题及措施
- 文献综述
(一)主题公园的概念
国外学者Wylson(1994)认为主题公园是:“依据科学、文化或者历史等为主题,其设施是模拟人工建筑建于游乐园中,并使用现代技术,让游客在园区内体验声音、光与影像的刺激”。美国国家娱乐公园历史协会(NAPHA,2001):认为“乘骑设施、吸引力、表演和建筑都以一个或者一组主题为中心的游乐公园”。周向频(1995)认为主题公园是以一种游乐为目标的拟态环境塑造,或者称之为模拟景观的呈现,它最大特点就是赋予游乐以某种主题,围绕既定主题来营造游乐的内容与形式,园内所有的色彩、造型、植被等都为主题服务,共同构造游客容易辨认的特质和游园线索。保继刚(1997)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休闲娱乐产业,它是由人造的舞台化的并且具有特定主题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楼嘉军(1998)认为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边际资源,信息资源与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相结合的休闲度假和旅游活动空间,是根据一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的设置方式,集合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设施为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魏小安(1999)认为主题公园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题,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董观志(2005)认为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的一种具有创意游园线索和策划活动的现代化旅游目的地形态。
综上所述,虽然各学者对主题公园的概念各有不同,但都包含了主题公园是为旅游者的娱乐需求而设计的场所,有一个或者多个主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打造相关设施为游客提供游玩的公园。
(二)主题公园的分类
由于世界各地的主题公园内容、形式、规模多样化,学者对主题公园的分类也有不同。按分类标准的不同,主题公园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主题公园的性质分类是目前学术上应用较多的分类依据。熊元斌(2001)认为将主题公园分为历史再现型、名胜微缩型、文化表现型、风情展示型、科技娱乐型、绿色生态型。孙立坤(2015)依据主题公园的性质将主题公园分为文化历史型、名胜微缩型、民俗风情型、科技娱乐型、影视娱乐型、自然生态型、综合旅游主题型。
(三)游客体验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旅游民宿的游客满意度研究—以乌镇西栅为例文献综述
- 公共图书馆文化休闲服务需求研究文献综述
- 体验经济背景下遗址公园创新发展模式探究——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文献综述
-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国文化旅游合作研究:以**为例文献综述
- 文旅融合背景下游客对博物馆旅游发展的感知研究 ——以浙江省博物馆为例文献综述
- 疫情背景下旅游安全问题的现状与对策——以杭州市疫情防控为例文献综述
- 美食类自媒体短视频对游客乡村旅游意向的影响——以“滇西小哥”为例文献综述
-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闲置公共空间文旅化利用——基于多案例的分析文献综述
- 体验视角下环保实验类星巴克产品的游客消费动机研究文献综述
- 江南特色小镇民俗和现代产业二元素融创途径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