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题依据
- 选题背景
作为具有巨大价值潜力的新兴产业 — 大健康产业,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我国大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已形成了四大基本产业群体: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 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与此同时, 新兴业态正在不断涌现,包括养老产业、医疗旅游、营养保健产品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等。
“大健康”的理念是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便是预防为主。这是与当时西方国家以治疗为主的卫生政策相对立的。由此可见“大健康”理念在我国早已确立,现在更应沿此道路而行。数据显示, 在欧美国家的平均消费中,保健品方面的消费占了总支出的25%以上 ,中国仅为 0.07%,人均保健品消费额度是美国的 1/7, 日本的1/12。 因此,人们认为中国在健康消费 领域具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一大批消费支付能力较强的富裕的小康阶层,这一阶层在过去较为普遍的存在“以健康换财富”的状况,而随着健康意识的的逐步觉醒,以这一阶层为先导的人群产生了巨大的健康服务需求。2013-2014年可视作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初始年,从各类APP、健康服务平台到琳琅满目的专业可穿戴设备和健康功能食品,从量化自我,量化环境,到面向孕期、幼儿、女性、老人,还有主打情感需求的各类健康服务、健康用品、健康食品纷纷登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方式也在悄然改变,尤其是对健康日益增强的关注和重视。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是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而在我国,它也已成为极具潜力的一大“朝阳产业”。不同于传统医疗产业专注于“以治为主”的基本思想,健康产业更注重“防—治—养”一体化机构。随着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等移动技术的不断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覆盖越来越庞大,应用开发成本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厂商开始投身于移动健康产业,健康产业内不断涌现出崭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一切迹象都充分说明移动互联网和健康产业结合,正在颠覆着健康行业的发展。
(二)选题意义
随着移动通讯产品和技术、远程及网络交流平台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实现移动医疗服务功能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和技术业已具备,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管理意识逐渐增强;自然环境恶化,就医需求日趋增多;巨大且不断增长的医疗费用支出,医疗服务资源(医护人员等)短缺;人口及健康结构改变等问题,使医疗服务弊端日益凸显,而政府也试图通过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模式更新来解决医疗服务的诸多痛点。在技术及社会需求的共同推动下, 互联网 大健康应需而生了。互联网渗透大健康的各环节,并且商业模式百花齐放。它将通过改变健康管理方式、重构就医方式、改善就医体验、重构购药方式、重 构医患生态,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费用,使患者享受安全、便利、优质的诊疗服务。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真正做到“人人健康,健康 人人”。
另外,“互联网 ”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必将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各行各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对传统产业产生颠覆性 影响,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家庭幸福、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民生事业,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必须把互联网 思维和“大健康”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改革传统的医疗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 方便、更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当“互联网”与“大健康”相加,除了会带来巨大的投资价值,也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并有可能成为我国医改工作的一个突破口。
(三)国内发展现状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大健康产业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在我国,大健康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健康产业仅占GDP的4%至5%,远低于美国超过15%以及日本、加拿大超过10%的比例,未来大健康产业发展空间极大。此时正值“互联网 ”与各行各业快速渗透的重要节点,大健康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助力。考虑到目前我国老龄化现象严重、医疗行业发展落后的现状,大健康产业中养老产业、医疗器械与医疗服务需要在未来获得突破性发展,因此这三大领域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是互联网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大势。并且目前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政府层面,国家重视以人为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新医改方案和“健康中国 2020”的健康发展战略。“健康中国 2020”战略明确提出到 2020 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将从 2005 年的 73 岁增 加到 2020 年的 77 岁,卫生总费用占 GDP 的比重 要增加到 6.5-7%,提高两个百分点。这一政策可 谓将“健康强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提高到了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未来政府医疗健康投入将持续增加。
随着药物研发成本与日俱增,医疗行业饱受基本药物制度、招标采购和药品价格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困扰,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形势下,众多创投机构、互联网巨头以及传统 医药企业向“大健康”领域延伸,发展新业务,拓展新市场。九州通以好 药师网为核心,以实现线上线下与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 家庭健康系统等智慧医疗平台对接,打造九州通“一站式健康服务”B2C 大健康平台,为消费者、药店、诊所、厂家、医院等提供一个健康教育、在线问诊、健康监护及药品采购一站式服务。上市公司迪安诊断在专注健康诊断的同时,顺势在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基于健康服务的第三方产业和健康保险上下游业务进行拓展,积极打造“诊断 治疗 健康金融”的健康生态圈。
现在医疗信息化和互联网更加紧密结合,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医疗大数据平台等新载体纷纷建立,以移动医疗为基础的云端医院、未来医院、空中医院等新概念层出不穷。智能可穿戴功能的设备,从“生理健康”、“安全卫士”(环境危险预警)、“移动导航”、“运动管理”、“物连技术”、“心理健康”、“娱乐”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在移动导航、运动管理、物联技术显示出较强的产业潜力。一些基于物联网、电信、电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渠道运营商的整合,呈现出不少新的健康产业新形态。如华为、中兴、TCL、海尔、联想、创维等一批硬件制造厂商的介入,为智能家居和医疗健康互联网产业注入了新的元素。百度推出“大数据引擎”,为拥有海量数据的传统企业提供“云存储”以及关联、分析大数据的能力,并将与卫生系统和医疗机构开展合作。而支付宝也将用未来5—10年的时间打造未来医院。近期两起与互联网相关的医药标志性事件,让业界感受到中国大健康产业未来即将到来的蝶变。其一是阿里健康 APP 高调试水,联合零售药房,以低价为核心诉求引导顾客通过移动互联网打破医院封闭式的处方。其二是海宁网上药房在线医保支付推进试点,这让药店电商圈为之一振, 因为医保壁垒的开闸会带来超出想象的大市场。将这两件事合在一起看,整个药店圈都会兴奋。 有了医保的在线支付支持,有了阿里健康的穿针引线,零售药店就有了足够大的消费规模。国家意在打造大健康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战略规划有望坚实地前进一大步。另外,借互联网的“整合与沟通能力”,台湾的大健康产业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是推行“健康存折”,大陆“大健康”产业可以尝试在这方面发力。建立“全民保健健康存折”,防病于“未病”,能整体降低社会医疗成本。 大健康包括“未病”“预病”与“已病”三个阶段。目前, 医生往往主要是在“已病”环节才发挥重大作用。而在“未病”与“预病”阶段,民众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掌握与了解,以及一些有针对性的卫生与保健措施更加重要。人们要建立起一个“健康存折”的理念,利用互联网的手段经常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咨询,随时进行记录,以此作为对自己身体状况进行评估的依据,这可以 在某些方面降低医疗成本。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