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乎全民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医疗机构保障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随着新医改的深入,药价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传统的药事管理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的发展需要[1]。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中对药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药事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药学专业人员编制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我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基本还处在以调配为主的传统时期,药师的主要职责是通过窗口调剂,单纯以完成配方发药为工作中心而忽视了药品调配中和调配后的服务,偏离了药学服务的本质和关键[2]。本课题旨在研究新医改政策出台十年来我国医院药事管理发展状况,以发现现阶段我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优势和存在的缺点及不足并分析原因,探索可能的解决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医院改善药事管理现状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以适应深化医改的要求。
提高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水平不仅符合国务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要求,而且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使多年来我国药事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对于安全用药需求不符的情况得到解决,并激励我国药企加快研发新药和仿制药,推动我国药学事业发展。
-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经调查得知,一些发达国家的药事管理制度尽管各不相同,但其整体特点均是以科学护理用药为核心,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以美国为例,美国药事管理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820年的美国药典。美国施行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的药事管理模式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健康维护组织将医事与药事分离开来,不仅成立了治疗学、药学等委员会,而且还下设了专科的药物分委员会,颇具权威。对于临床药师而言,需要每天与医师一同对患者进行诊察,评估患者已用药物情况,并作出合理用药计划,并对出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跟踪观察[4]。我国药事管理发展相对而言较晚,于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我国在药事管理方面最具成效的法规。随后,《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我国从2011年起开始实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2009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近年来,为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相关规定,政府机构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3],旨在进一步强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的指导思想在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政府性文件,研究如何在当前形式下提高我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水平,促进医药行业发展,从而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
- 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研究分析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目前实施药事管理的情况,发现其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参考国外优秀医院药事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找出可行的解决办法,为提高基层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新医改是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lsquo;看病难、看病贵rsquo;”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意见》的内容主要分六个部分,包括: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六、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4]。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中药师职责仍处于传统发药配药的阶段,不能充分发挥药学专业人才在药学服务中的价值,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3)本课题将根据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展开,逻辑顺序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即医院药事管理的概念是什么、新医改的内容是什么,新医改为什么要改革医院药事管理和新医改背景下我们应该怎么开展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时间上将按照“历史发展—现在状况—未来展望”的顺序进行,即药事管理的历史发展,当前医院药事管理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朝向。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