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献 综 述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等或高等动植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的次级代谢产物,可抑制或杀死其它微生物的化学物质[1,2]。自青霉素于1943年首次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后,目前已有上千种抗生素被发现。抗生素能有效减轻及缓和常见传染病的治疗及预防,广泛应用于农业、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及人类活动等领域中[3]。根据抗生素的分子结构可分为四环素类、磺胺类、beta;-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五大类[4,5]。
我国是抗生素消费大国。2003年,我国磺胺类抗生素的总产量超出20000吨;青霉素产量为280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5%以上;2013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公布的有关抗生素清单显示,2013年全国使用抗生素总量为16.2万吨,约占世界50%,其中总量的48%为人用抗生素,兽用抗生素为52%,预计有5.358万吨抗生素最终进入环境中[6]。可知抗生素主要应用于兽禽养殖和人类医疗方面,且我国已成为抗生素生产和消费大国。
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污染已成为全球内影响环境的重要因,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人们对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愈加重视,针对该方面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如地下水、河流湖泊和城市土壤等。但可知的是生活垃圾填埋场也是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重要存在场所,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中的抗生素等还未受到广大公众的关注。
卫生填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技术。由于我国是最大的抗生素使用和生产国,且半数抗生素用于兽用,逐渐流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受管理水平制约,我国对过期废弃要务管理体制不严,随意丢弃现象严重,多数随生活垃圾一起进入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中[7]。因此生活垃圾填埋场是抗生素汇聚之地之一。我国华中地区某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固体废弃物中OTC、TC和SMX三种抗生素的平均检出浓度分别达到100.9plusmn;141.8 mu;g/kg、63.8plusmn;37.3 mu;g/kg和47.9plusmn;8.1 mu;g/kg。目前,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中抗生素的报道还不够完善。因此,研究生活垃圾填埋场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抗生素残留研究现状
抗生素在人类和畜禽养殖方面被大量应用,然而大部分抗生素在摄入后只有少量被吸收,大约还有90%会以原药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8]。抗生素容易残留在水体和土壤中。大量过量及不正确处理过期的抗生素药物,使得国内外研究者在不同环境中均能检测出抗生素的残留。
目前,普遍认为抗生素滥用是引起环境中细菌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因素。在我国海河流域表层水体和沉积物中,磺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似和sul1和sul2的相对丰度与相应磺胺类抗生素浓度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性。文献[9]研究也获得了类似的发现,黄浦江流域底泥中sul2和水体中sul3丰度与其相应磺胺类抗生素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另外,水体中sulA还与氯霉素、四环素的浓度显著相关。北京地区菜田土壤中仰sul1、sul2和tetL三种抗性基因检出率为100%,其中sul2相对丰度与磺胺二甲嘧啶、强力霉素浓度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性(plt;0.05)。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