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激素类农药的生殖毒性研究
摘要:农药的广泛应用及其残留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危害。近年来,农药的环境激素效应对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引起了广泛重视。本文从动物实验研究和人群研究两个方面,阐述农药对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
关键词:农药;生殖毒性
农药是指用于防止、控制或消灭一切虫害的化学物质或化合物。我国是农药使用大国,农药广泛应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农林业的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等方面。但同时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人们也日趋关注残留在环境中的农药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尤其是环境激素类农药对人体生殖系统产生的毒性作用。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s),又称内分泌干扰物(EDC),是通过破坏或干扰生物体内天然激素合成、分泌、运输、代谢、结合和降解的过程,从而影响生物体稳定性和正常生长发育的一类外源性物质。农药中大部分都具有环境激素效应,在动物和人体内蓄积可与激素受体结合起到激素样作用,引起内分泌紊乱,破坏生殖功能,给动物和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1]。
1 流行病学研究
研究显示多种农药可对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胡凡[2]等采集了西维因生产职业暴露人群及对照组的精液样本,结果发现暴露组男性精子DNA断裂损伤显著增加,精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及精子活性氧(ROS)增加,这提示西维因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引起精子DNA损伤,从而影响男性精液质量。孙雪照[3]等对职业性接触乙草胺农药的男工精液质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暴露组精液量、精子活动度、精子总数和精子平均路径速度显著下降,精液量异常率、精子活动度异常率以及精子总畸形和头部畸形发生率则明显升高。Saiyed[4]等对在硫丹气雾喷射20多年的山麓中的少年和青春期男性的生殖发育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硫丹暴露能够干扰性激素的合成,从而导致男性儿童性成熟延迟。
2 动物实验研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