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胁迫大麦种子萌发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摘要:
土壤盐渍化是目前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随着人类不合理轮作、盲目过量施用化肥等原因,世界土壤盐碱化程度不断加重。然而,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地区,存在诸多土壤盐渍化问题。大麦是世界公认抗性较强且仅次于棉花的农作物,并具有发育周期短,丰富的营养价值,有效的膳食作用及较高的综合利用率等特点,因而越来越受重视,种植面积也因此在不断扩大。故研究盐胁迫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作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目前文献资料较多而繁杂,故分析了盐胁迫对大麦种子的影响的相关文献。
关键词:盐胁迫; 大麦种子; 盐碱地;
一、文献综述
世界盐渍化土地约占耕地土地10%,但我国盐碱地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7.6%,是世界盐碱地大国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半干旱地区,因缺乏淡水资源,耕地灌溉等不合理的因素,可耕种土地逐渐次生为盐碱地。开发和利用盐渍化土地、综合治理盐碱地、发展盐水灌溉农业成为目前西部农业发展的重点。大麦是世界上第四大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种植物之一。众所周知,耐盐性最强的是棉花,其次大麦,紧接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作物。因大麦具有重要的膳食效果,所以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同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年来,各国研究人士已作出多方面努力,研究盐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各国研究者从各种角度对植物的耐盐机制、耐盐指标和耐盐品种的选择等方方面面进行研究。
-
- 植物的耐盐机制
研究表明盐碱地和灌溉水中过量的盐分抑制植物生长, Munns和Termaat于1986年提出盐损伤假说,其学说要点是:(1)新生叶生长速度减慢是植物对盐胁迫响应最敏感的生理过程; (2) 叶片含盐量过高是老叶死亡的主要原因;(3)碳水化合物枯竭导致植物死亡。
耐盐是指植物生理过程通过调整代谢来适应细胞内高盐环境,通过调节细胞渗透压来抗盐。盐胁迫伤害植物的类型具有多种,但总的来说,盐胁迫的主要机制是特殊离子效应和渗透效应。植物对渗透和离子效应的耐受性之间通常是相互排斥的。吸盐植物易缓解渗透胁迫,细胞间的离子平衡易遭到破坏;但盐害植物更趋于避免离子效应,渗透胁迫易引起细胞损伤。
种子早期发育比后期有更高的耐盐水平,由于生长的植物更有活力,并且毛细作用引起的蒸发和水分攀升,因此在表层土壤中存在高盐积累的情况下也能出现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现象。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