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
一 研究背景
口腔疾病是人类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龋病、牙周病、错颌畸形、颌面缺损以及近年来发病率很高口腔粘膜病和口腔肿瘤[1]。
据调查,我国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66%,在世界上处于较高水平,12岁儿童的恒牙患龋率也达到29%,成人和老年人患龋率分别为88.1%和98.4%,成人和老年人牙周健康率只有14.5%和14.1%,37.0%的成人和86.1%的老年人有牙齿缺失。全口无牙的老人达到6.8%。这些相关数据均表明我国居民的口腔发病率已达到较严重的水平[2]。随着经济发展,人均糖摄入量增加,如不有效控制与防范,我国居民口腔疾病的发病率还将继续上升,因此,口腔疾病应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
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可相互影响,常见的牙周病会诱发或加重全身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牙龈发炎会导致C-反应蛋白增多,而被认为是心脏病的一个致病因素。纽约大学牙医学院龋病学与综合护理系主任马克bull;沃尔夫表示,牙斑中的细菌会阻塞动脉。同样,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某些血液病等疾病的初期症状也会在口腔有所表现。
常见的口腔疾病中,龋病因其发病率高(患龋率可达50%)、涉及范围广,被世界卫生组织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牙髓病、尖周病是龋病的并发症,它们均是内源性疾病, 是由口腔天然菌群所致[3]。
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为革兰氏阳性菌,是口腔天然菌群中占比例最大的链球菌属中的一种。经研究证实,该菌与人类龋病密切相关。变形链球菌不仅是冠部龋病的主要致病菌,也是根部龋的主要致病菌。
变形链球菌以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方式粘附于牙面形成牙菌斑生物膜,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脂磷壁酸作为菌体表面粘结素,它们与获得性膜中的不同受体结合,促进该菌黏附和菌斑的形成[4]。同时,变形链球菌能以蔗糖为底物合成细胞内、外多糖, 该菌合成的水溶性葡聚糖、果聚糖、胞内多糖还可作为代谢底物提供能量,增强致龋力。不溶性葡聚糖介导细菌的黏附,促进菌斑的形成,是变形链球菌重要的致龋毒力因子[5]。与此同时,变形链球菌合成的水溶性葡聚糖、果聚糖、胞内多糖还可作为代谢底物提供能量,增强致龋力。在菌斑中生存的变形链球菌能迅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酸,可使局部pH下降至5.5以下。而变形链球菌耐酸性强,在pH 4.5时仍能继续生活并产酸。使牙齿局部pH下降时间过长,从而造成局部硬组织脱矿,龋病病变过程开始。因此,变形链球菌的粘附性,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及其产酸、产胞外多糖的特性,是其主要的毒力因子。
现在针对变形链球菌的主要治疗方式有两种,分别是使用抗生素和氟化物,但它们各自有相应的局限性:长期服用抗生素不仅引起口腔及肠道菌群发生比例失调、同时还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氟化物的毒副作用、氟浓度的稳定性等问题尚未解决;免疫防龋面临着增强免疫原性、以及人体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因此,更多的学者转而从天然药物和免疫角度展开研究。其中,天然药物的使用己经成为新药开发中的一种重要策略。根据查阅文献,国内外已有很多小组对天然药物对变形链球菌的影响展开研究,经过筛选,本次实验选取丁香酚、柠檬及五倍子来研究其对变形链球菌的药理作用,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比选择出作用最大的一种。
二 实验意义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