巯基化壳聚糖两亲性载药胶束的制备和体内外评价文献综述

 2023-01-29 20:31:29

紫杉醇(paclitaxel)它是最先由美国Reseach Triangle Instirute的Monroe E-Wall 和MCWani于1963年从北美的短叶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出的一种二萜类复杂化台物。

它是一种新型的微管稳定剂,是继阿霉素和顺铂后的最时兴抗癌新药,具有独特抗癌活性,被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认为是近15~20年来肿瘤化疗的最重要的进展。

作为晚期卵巢癌的二线治疗药,至今已在40多个国家获准上市,并在乳腺癌、肺癌、白血病、胃肠道癌及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等治疗上显示了令人鼓舞的疗效。

由于紫杉醇水溶性差,脂溶性较强,口服几乎不吸收,故临床给药主要方式是紫杉醇注射液,即由乳浮EL(Cremophor EL,含聚氧乙烯蓖麻油)与无水乙醇以50:50的比例配成的无色黏稠状浓溶液,使用时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浓度为0.3~1.2 g/L的溶液后静脉滴注3~24 h,输入剂量为135~175 mg/㎡,最大耐受剂量(MID)为3h内输注225~240 mg/㎡。

但是由于含有聚氧乙烯蓖麻油,这种助溶剂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以及肾毒性和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

同时,该制剂不能用聚氯乙烯(PVC)塑料容器或注射容器配制、盛装和注射,否则Cremophor可与PVC反应生成焦碳酸二乙酯等致敏物,造成更多不良反应[1]。

现今紫杉醇剂型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设计新的更能被接受的剂型以淘汰含有Cremophor的传统剂型。

新剂型如微乳、胶束、前体药物、包合物、脂质体、纳米粒、糊剂、凝胶、植入剂和药物释放支架等可改善紫杉醇水溶性并控制其释放的制剂得到广泛研究,新剂型还可能提高紫杉醇的药效并且降低不良反应。

紫杉醇药物释放支架和白蛋白纳米粒注射液相继被FDA批准上市,即是紫杉醇制剂研究的成功例证[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