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基于对细胞信号通路,表观遗传修饰等方面的研究,寻找出疾病信号通路中的活性靶点,进行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传统的药物治疗相比,靶向治疗提高了药物的选择性,降低了细胞毒性。因此寻找疾病通路中的相关靶点,并根据靶点的三维构象设计出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药物分子至关重要。
Pin1最初于1996年由哈佛大学的Lu Kunping教授发现,是一种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是一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能特异识别含有pSer/Thr-Pro的蛋白质,具有高度的底物选择性,与底物的结合构象和结合位点明确, 为基于结构设计高活性、高选择性的Pin1抑制剂奠定了结构基础。Pin1抑制剂可同时影响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多个信号传导通路, 从而克服癌细胞的遗传变异性特征;同时Pin1敲除小鼠不仅可以正常发育, 而且其对转基因引起的致癌性有很高的抵抗能力, 暗示Pin1抑制剂可能具有小的细胞毒性。Pin1作为一个潜在的新机制抗癌靶标,因此开发特异性Pin1抑制剂可以为研制新型抗癌药物提供新途径。
二.研究内容
1.依据药效团模型,设计合成新结构的噻唑类化合物。
2.采用胰凝乳蛋白酶偶联实验,评价目标化合物对Pin1酶的抑制活性,为进一步结构优化,寻找高效的Pin1小分子抑制剂提供依据。
三.主要成果形式
1.合成目标化合物
2.完成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和活性评价
3.完成毕业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靶向肿瘤血管生成通路的壳聚糖胶束的制备及作用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处方药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探讨文献综述
- 具有抗疟作用的新一类疟原虫酪蛋白水解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QSAR)研究文献综述
- 具有抗肺结核作用的三环咔唑氧化衍生物的构效关系(QSAR)研究文献综述
- 小鼠海马星型胶质细胞培养及一点电生理记录文献综述
- 测试胰岛素类似物促进HepG2细胞IGF1受体磷酸化的实验文献综述
- 基于壳聚糖的还原敏感型siRNA递送系统的研究文献综述
- 二苯乙烯苷对LDLr-/-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率与用药频度的相关性分析文献综述
- 基于烯胺酮合成丁烯内酯类药物骨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