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对四氢原小檗碱类化合物的糖苷化以及对糖苷化产物的分离。
二、采用的研究手段
选用多种含有酚羟基的THPBs类化合物作为底物,用G. deliquescens NRRL 1086进行转化并对转化产物进行分离纯化。
三、文献综述
四氢原小檗碱类(Tetrahydroprotoberberines,THPBs)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是生物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种类多,分布广,至少在八大科植物中广泛存在,最常见的是罂粟科各属植物,其它如小檗科、防已科、毛茛科、芸香科和番荔枝科等植物,在我国如著名的镇痛中药延胡索、千金藤属植物千金藤、地不容等植物含有丰富多采的四氢原小檗碱类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共同的母核结构:由共用一个氮原子的两个异喹啉环稠合而成的四环结构,其中A环和D环为芳香环,在其C2,3,9,10位有含氧的基团取代,最常见的取代基为甲氧基或羟基或二氧亚甲基,其C环具有饱和碳原子,即C14为手性碳,整个分子结构具有构型问题。若C环具有芳香性质,其N原子呈季胺型,称为原小檗碱类化合物,最常见的原小檗碱类化合物,如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等,而四氢原小檗碱类最常见的化合物有:四氢小檗碱(tetrahydroberberine,THB)、四氢巴马汀(tetrahydropalmatine, THP)、千金藤啶碱(stepholidine, SPD)等。[1]
1镇痛活性
dl-THP和l-THP的镇痛作用药效学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反复验证,在不同实验室应用不同的测定方法,不同的动物或不同的给药途径以及临床实际应用,均证明它们是非常有效的镇痛剂,[2-5]并已在1977年起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及后面的各个版本药典中,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系统的研究结果证实,dl-THP、l-THP不但有镇痛作用,还具有镇静安定、催眠作用和中枢性肌肉松驰表现[6-10]。镇痛强度较吗啡弱,但耐受性出现比吗啡缓慢。其镇痛作用无成瘾性,不属于麻醉性镇痛剂,也不属于解热镇痛抗炎剂;dl-THP 还能对抗和减缓吗啡的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11,12]
四氢小檗碱(THB)也是属于THPBs类化合物,其植物资源很丰富,药理作用研究表明THB也具有镇痛和催眠作用,与THP相比其活性较弱,但THB具有明显的镇静-安定作用,与THP相似[13],其作用特点也与THP类似。除此之外,左旋千金藤啶碱(l-SPD),一个左旋的THPBs 类似物,在热板实验中也表现出相类似的镇痛活性[10,14],这意味着THPBs类化合物均有相应的镇痛活性。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靶向肿瘤血管生成通路的壳聚糖胶束的制备及作用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处方药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探讨文献综述
- 具有抗疟作用的新一类疟原虫酪蛋白水解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QSAR)研究文献综述
- 具有抗肺结核作用的三环咔唑氧化衍生物的构效关系(QSAR)研究文献综述
- 小鼠海马星型胶质细胞培养及一点电生理记录文献综述
- 测试胰岛素类似物促进HepG2细胞IGF1受体磷酸化的实验文献综述
- 基于壳聚糖的还原敏感型siRNA递送系统的研究文献综述
- 二苯乙烯苷对LDLr-/-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率与用药频度的相关性分析文献综述
- 基于烯胺酮合成丁烯内酯类药物骨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