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分析甘草中的化学成分文献综述

 2022-12-10 14:58:38

甘草的化学成分分析综述

摘要:甘草来源于豆科植物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是一味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材。它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三萜皂苷和各种黄酮类。不同批次或产地的甘草中有效成分含量有差异,因此对疗效也有影响。为了确保甘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建立灵敏准确的定性定量方法至关重要。这篇综述阐述了甘草中化学成分和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新建立的方法分别有:光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毛细管电泳法、高速逆流色谱法、电化学法等等。具有高灵敏性、选择性以及分离能力的HPLC法和CE法能够同时检测甘草中的多种成分。LC/MS为甘草皂苷和黄酮类结构的快速鉴别提供了特征碎片。HPLC和LC/MS联用是目前甘草质量控制最有效的方法。

1、背景介绍

甘草是一种最古老和最流行的草药,并记录在许多亚洲和欧洲的药典中,包括中国,日本,美国等。由于具有甜味,它还被广泛用作添加剂应用于食品工业。作为一种滋补的草药,甘草广泛用于中国传统医学(中医),并出现在大约60%的中药处方中[1]。甘草来源于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和根茎。甘草属包含大约3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药典中应用的有三种,即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其中,乌拉尔甘草是最主流的品种,占甘草产品总量的90%以上。

甘草显示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溃疡、抗炎、解痉、抗氧化、抗糖尿病、抗过敏、抗病毒、抗癌、抗抑郁和增强记忆等,这些生物活性归因于甘草的化学成分。到目前为止,已经从甘草中分离出了超过400种的化合物。三萜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被认为是主要的。这些皂苷和黄酮类的含量可能会因种类、地理来源,收获和加工有所不同,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此外,甘草皂苷的过度消费可能导致副作用,如盐潴留和低钾高血压[2]。因此,全面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甘草的化学成分复杂,为了能定性和定量分析甘草中皂苷和黄酮,建立灵敏、准确和高效的分析方法很有必要。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近来甘草的化学分析进展,主要集中在已被广泛用于质量控制的LC/MS,其他分析技术,如HPLC法、光谱法、薄层扫描法也进行了描述。

  1. 化学成分

2.1三萜皂苷

三萜类化合物最主要的是甘草酸。甘草甜素(glycyrrhizin),主要系甘草酸(glycyrrhizicacid)的钾、钙盐,为甘草的甜味成分,主要存在于根茎和根部,俗称甘草甜素,是1 分子的 18beta;-甘草次酸 2 分子的葡萄醛酸合成的甘草酸的钾盐和钙盐。三萜皂甙在甘草属植物中具有生理活性强、量高等特点,这类特点形成了甘草很多药理作用。目前,一共检测出了 61 种三萜类化合物,苷元 45 个。。在甘草中,根的甘草酸含量最高,地下根茎的甘草酸含量其次,老根的甘草酸含量最丰富,而根的直径与量成正比关系。甘草酸在植物根和根茎中的积累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酸量以新疆产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量最高,而其他产地相对较低。甘草酸量在不同种类中也不同,乌拉尔甘草中含量最高,并与胀果甘草、光果甘草和黄甘草呈显著差异[3]。

2.2黄酮类和其他酚类化合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