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l1脂质体制备工艺及稳定性考察文献综述

 2022-12-24 13:35:14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研究背景

脂质体(liposomes)在1965年由英国Bangham发现并首先制备成功,是由一种或多种两亲性分子双层膜包裹而成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水性腔室的微泡,其结构与生物膜的囊泡类似,能够进入细胞或与靶细胞外表面结合。脂质体包裹亲脂性和亲水性化合物的独特能力使它们能够递送具有多种理化性质的药物,进入细胞后被机体内产生的分解酶降解,释放包含药物,达到治疗目的。

理想的脂质体应具有高效低毒、稳定性良好、生物相容性高的特点,同时还具有靶向性,能够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改善药物药代动力学的性质,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脂质体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肿瘤、控释缓释药物、作为疫苗佐剂和基因工程载体[1]

由于脂质体载药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许多抗肿瘤药物使用脂质体作为载体,具有增加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靶向性强、正常细胞不良反应较弱等特点,已获得批准上市的药物有阿霉素、阿糖胞苷、紫杉醇、伊立替康等。

脂质体辅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制备方法对脂质体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在制备工艺方面,需要选择与药物相匹配的脂质体结构和粒径,粒径一定程度上影响脂质体的包封率、载药量、渗漏率以及在体内的运行速度。因此,可以依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适宜的脂质体粒径。

目前较为常用的脂质体制备方法有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乙醇/乙醚注入法、冷冻干燥法以及 pH梯度法、硫酸铵梯度法等。以上方法具有不同的实验原理,但都需要将脂材在有机相内溶解,然后再将其分散在水相中。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CPU-L1是一种吩嗪类海洋微生物代谢物的化学合成产物,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其具有对肝癌细胞系的特异性细胞毒活性,可作为抗肝癌药物先导物。本课题将使用薄膜-超声法制备CPU-L1脂质体,通过改变单因素筛选出最佳的制备方案,并以包封率作为检测标准初步考察CPU-L1脂质体的体外稳定性。

  1. 实验方案
  2. 脂质体的制备

脂质体制备采用薄膜-超声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