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课题背景】
板蓝根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根,是公认的有较好的抗 病毒效果的中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 效.《本草纲目》记载: 板蓝根主治“时口疮,热病发 斑,热毒下痢,喉痹、丹毒hellip;hellip;”. 传统医药和现代药 理研究表明,板蓝根的抗病毒活性肯定,对流感病毒 的防治效果更佳。近年来,从非典、禽流感再到甲型流感,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屡次威胁全球,在不同地区引起不 同程度的社会恐慌。两千多年来,板蓝根被我国袓先乃至于现在临床医生广泛用于防治感冒和流感,是目 前中医治疗感冒运用最多、也是最久的中药。此外它对肝炎病毒( HBV 及 HAV) 、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肾病出液病毒( HFRSV) 、单疱病毒 ( HSV-2) 、柯萨奇病毒( CVB3 ) 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 板蓝根中有多种成分具有抗 病毒活性,这些成分的类别有生物碱类 、有机酸类 、 苯丙素类、糖蛋白等 ,由此可知 ,板蓝根发挥抗病毒 活性的物质基础是多类组分共同发挥作用而达到的整体效果。
中药板蓝根属多组分多作用机制的广谱抗病毒性和细 菌性感染疾病治疗中药,成份复杂,药效成分不明确,通过某 一个或几个指标成分的测定难以代表其总体生物活性。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法便于筛选传统中药中具有抑菌 、抗炎活性的有效部位及其活性成分 , 简单可行 ,重现性好。
【目的】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 传统的清热 解毒中药是一类针对机体为主的抗感染药物, 具有 抗细菌内毒素、抗病原微生物 、解热 、抗炎、影响机体 免疫功能等多重药理作用。为筛选板蓝根中与 清热解毒功效相符的活性部位及其有效物质, 本研究 以抑菌、抗炎活性为评价指标 ,比较了板蓝根不同化学部位的药理活性差异 比较板蓝根不同化学部位抗菌作用. 板蓝根不同化学部位的抑菌、抗炎作用强度有较大差异 , 但其相关活性物质并未浓集 于某个单一的化学部位 , 表明板蓝根是通过多种有 效成分(如有机酸 、氨基酸 、生物碱等不同极性的化 学成分)在生物机体内经多环节 、多途径地发挥协同 作用而表现出清热解毒功效 。
板蓝根中有多种成分具有抗 病毒活性,这些成分的类别有生物碱类 、有机酸类 、 苯丙素类、糖蛋白等 ,由此可知 ,板蓝根发挥抗病毒 活性的物质基础是多类组分共同发挥作用而达到的 整体效果。
【方法】药材粉碎成 粗粉 ,以 95 %乙醇为溶剂,渗漉法提取;经系统溶剂 分离得不同极性的化学部位(Ⅰ 、Ⅱ 、Ⅲ 、Ⅳ、Ⅴ).
采用管碟法测定板蓝根不同化学部位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 取已消毒的琼脂培养基加热融化,注入直径为 9 cm 的培养皿中 ,冷却使凝固 ,作为底层。分别吸取试验菌悬液(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于底层上均匀摊布,作为菌层。各平皿中对称放置钢圈 4 个, 于钢圈内分别加入 诺氟沙星溶液和各药液 , 以陶瓦圆盖覆盖 ,置生化培养箱中 37 ℃培养 24 h , 取出测定抑菌圈直径 , 计算抑菌系数 ,
观察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小鼠若干只, 各半,体重均衡 ,分成 8 组 。药物组灌服板蓝根各化学部位药液 , 重复给药一次 ; 阴性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 。二甲苯均匀涂抹小鼠右耳两面致炎 ,以左耳作对照 。颈椎脱臼处死小鼠 ,沿耳廓基线剪下双耳,打孔器于两耳相同部位冲出耳片, 电子分析天平分别称重, 以两耳质量差值为肿胀度,将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靶向肿瘤血管生成通路的壳聚糖胶束的制备及作用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处方药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探讨文献综述
- 具有抗疟作用的新一类疟原虫酪蛋白水解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QSAR)研究文献综述
- 具有抗肺结核作用的三环咔唑氧化衍生物的构效关系(QSAR)研究文献综述
- 小鼠海马星型胶质细胞培养及一点电生理记录文献综述
- 测试胰岛素类似物促进HepG2细胞IGF1受体磷酸化的实验文献综述
- 基于壳聚糖的还原敏感型siRNA递送系统的研究文献综述
- 二苯乙烯苷对LDLr-/-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率与用药频度的相关性分析文献综述
- 基于烯胺酮合成丁烯内酯类药物骨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