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概述
随着交通运输迅猛发展,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大量互通式立交、天桥以及跨线桥应运而生,伴随而来的便是桥梁撞击事故的不断发生,严重威胁了桥梁运营安全,甚至导致众多人员伤亡。据统计,北京50%的桥梁上部结构曾遭超高车辆撞击,由此损坏的桥梁占已损坏桥梁总数的20%以上[1]。即使在发达国家,桥梁撞击事故发生概率也相当惊人,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美国,约61%的立交桥主梁结构曾受到超高车辆的撞击[2]。
引发汽车碰撞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司机安全意识不足,存在违规操作行为,车辆超高现象频发,极易对桥梁结构造成撞击;二是交通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例如限高标志设置不合理、限高标准不一致等[3]。
目前,国内学者对桥梁撞击损伤有限元分析及撞击过程仿真模拟、防撞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3-5],但对于桥梁撞损后技术处理却缺乏系统总结。桥梁遭受车辆撞击后,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使桥梁结构受损、承载力下降,桥梁安全性、耐久性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若处置不当,不仅影响交通恢复,甚至引发二次安全事故。因此,在桥梁事故发生后,对结构进行合理的技术状况评价,进而依据结构损伤状况合理选择处治方案,对于提高相关部门应急能力、最大限度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具有较大意义。
撞损病害及影响因素
由于经济和交通事业的发展,目前货车和私家车越来越多,再加上司机安全意识水平不一,以及交通管理机制不健全,现阶段桥梁遭受撞击并受损属于频发事件。下表[6]是下面对碰撞引起的桥梁安全事故,造成的桥梁的损伤程度的数目和所占比例情况。
表1 桥梁损伤程度表
损伤程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