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公交服务质量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分析
1.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后,交通出行方式呈多元化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各种各样的交通问题,使得人们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变大,对公共交通的质量服务也越来越严格。
在2005年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委提出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次年12月1日又颁布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可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已经成为解决我国交通问题的基本技术国策。
自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城市公交系统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城市公交垄断行业被打断,自由市场竞争激烈、改革开放公交被外国资本渗入、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对公交产生了影响。为改变现状,必须深化改革,努力提高公交服务质量。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十分突出。目前世界各大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愈演愈烈,为改善这种不利局面,应努力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达到缓解交通拥挤的目的。常规公交服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乘客是否愿意出行,其服务质量越高,促进公交出行的效果越明显。
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国内外学者从乘客对公交的需求等方面解决公交乘客流失严重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公共交通也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点。通过对乘客的各项分析得出影响乘客选择出行方式的因素,作出相关方面的调查研究。但具体常规公交服务质量变化对乘客选择出行方式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2.1 国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西方各国家经济发展较早,其公共交通系统也较早出现,在许多城市已经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主、常规交通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对于公共交通的研究也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目前,在公共交通评价方面主要研究了评价指标体系、服务质量、公交线网优化等。如David A Hensher首先将定量分析法引入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评价,他的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的司乘人员服务水平以及识别公交服务质量中潜在的集合,并对这些集合进行相对重要程度判断。Botzow根据旧金山快速公交的发展水平和服务现状,从运营管理部门和乘客方面对其BART系统的性能和价值做出了相对的评价方法,为快速公交的规划、建设方面进行综合评价,Alter将可达性、出行时间、可靠性、线路非直线系统、公共服务间隔以及乘客密度六项参数的重要程度构成综合评价系统,对公交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国外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采用仿真、模拟、数学模型等先进技术,结合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共同改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先进技术方面:美国近年来研究了一个智能公交项目,该项目利用先进的电子通讯技术,对公交信息进行实时的调度和发布以提高公交营运效率和服务质量。东京在上世纪90年代开发了城市公共交通综合运输控制系统,通过此系统,可以精确的了解公交运行情况并对乘客书记进行积累,以此为公共交通提供优质的服务。政策管理方面,欧洲许多城市街道狭窄,无法通过增加城市道路面积来满足日益增加的交通流,只能通过实施公交优先政策来改善拥堵的交通状况,如设立公交专用道,在交叉口设立公交优先的信号灯。
2.2 国内研究与发展现状
国内的公共交通乘客流失严重,但是我国学者们针对这些作出研究,努力改进,以下是通过调查取得的一些成果。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