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段灯控人行横道公交被动式优先控制方法研究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土地利用强度的不断提升,经济交流往来的日益密切,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呈显著攀升之势,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2.85亿辆,其中汽车1.8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已达到3.42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2.96亿人。
汽车保有量的显著增长带来了严峻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在拥堵问题刚出现时,人们试图采用增加交通设施的供给量(如修建更多的道路)以及限制小汽车的增长和出行来缓解此问题,但无法取得明显成效,其主要原因是:修建更多的道路会导致诱增交通量的生成,在土地高强度开发的地区,这项措施也收效甚微;限制小汽车的增长和出行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由于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已成必然趋势,这项措施也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面对城市交通问题,应该从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方面入手,而公共交通作为一种比小汽车更集约化的出行方式,已被广泛认为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出路。一个高效、便捷、舒适、可靠的城市公交系统,会引导人们的出行方式由私人小汽车转为公共交通,而公交优先信号控制,正是提高公交运行效率、缩短公交在途行驶时间的有力措施。但目前,公交优先信号控制大多针对城市信号交叉口,而没有考虑路段灯控人行横道处的优先控制;事实上,路段灯控人行横道对公交车行驶的阻滞作用也很明显,若公交优先控制没有覆盖到这类交通信号,也会影响到公交车行驶的连续性和顺畅性。因此,研究路段灯控人行横道公交优先控制方法就显得很有必要。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公交优先”最早是在1960年由法国提出的[4], 随后,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公共汽车优先权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自1970年以来,公交专用道(路)作为一种公交优先手段来解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以及随之而来的交通延误,已经得到了广泛接受。我国对城市公共交通优先通行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对于公交优先通行的研究基本处于理论阶段,从宏观意义上阐述公交优先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这些理论的研究对城市交通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但理论应用于实践部分有所缺乏,对优先通行技术的具体应用涉及不多。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从20世纪60年代起[4],每5年为伦敦制定一次公交优先通行规划,每年在具体实施时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具体调整。欧洲由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英国等多个国家的交通组织及大学共同合作了一个长期的项目PRISCILLA(大城市公交优先措施及其影响) [4],该项目主要研究公交优先的策略及影响分析,并已在意大利的热那亚、英国的南安普敦和法国的图卢兹等城市做示范应用。日本熊本市实施了同交通管理系统相结合的公交优先信号通行系统设计,并利用设在公交专用 车道上的光学监控设施来保证公交专用道的路权专有。新加坡从1995年起开始在信号交叉口实施公交优先信号方案。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