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途径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29 17:07:4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1国外研究文献

1.1.1供应链相关理论的国外研究文献

Joseph Sarkis(1998)指出供应链成本理论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三方面组成,即产品、关系和成本,并构建了相应的成本框架体系,该体系包括三个层面:直接成本、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1]

Willie Seal(2002)指出供应链管理是指依靠上下游提供的信息流,将制造商、分销商、供应商和零售商很好的连接成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管理,创造一套管理模式[2]

Tyworth(2010)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根据消费者或者终端需求者的需求来提供信息流,同时将供应商、分销商、制造商及零售商都联系在一起,最后将这些信息都传递给消费者,实现了整个系统有计划、有步骤的稳步前行[3]。

1.1.2物流成本控制的国外研究文献

Wu.s(2011)从物流活动的角度,将物流成本分为七项:文件汇编、存货、订货过程、包装、购买资源、交通、使用仓库费用。同时从整合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将供应链成本分为系统所有权的总成本与合作的机会成本两大类。其中,系统所有权的总成本包括系统执行成本、过程协调成本、数据转换成本以及对上述三项活动进行整合的成本。合作的机会成本包括合作关系不稳定成本和变化合作伙伴的成本。并强调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与整合优化的重要支持作用[4]

(1)基于功能的物流成本控制

研究的初级阶段,只是研究了物流功能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的控制,这些只体现了局部物流成本,对于从整体角度的物流成本控制还没有涉及。 Kalberg(1990)从综合性,系统性的角度创建降低物流成本的模型,通过微观计算研制出适当的运输模式,控制运输成本,运输模式的改变会影响到送货到供应链节点的时间,乃至到目的地的时间,库存成本也得到了控制,但是该模型的建立仍然只能控制物流的局部成本[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