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存在“索洛悖论”吗?–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数据的证据文献综述

 2024-07-25 17:29:14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数字经济蓬勃兴起,对宏观经济增长和微观企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否如预期般显著,却引发了学界广泛争议。

20世纪8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提出的“索洛悖论”指出,尽管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在经济统计数据中却难以观察到其对生产率的显著提升。

这一悖论引发了大量研究,试图解释信息技术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数据,深入探讨了中国企业是否存在“索洛悖论”现象。

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了信息化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企业异质性、人力资本、市场竞争等因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索洛悖论”,信息化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尚不明显,且存在行业和企业规模的异质性。


关键词:索洛悖论;信息化;企业生产率;中国企业;世界银行数据

一、相关概念解释

1.1“索洛悖论”“索洛悖论”最早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于1987年提出,他观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尽管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但美国生产率增长却陷入停滞。

这一现象挑战了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对技术进步的预期,引发了学界对于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广泛讨论和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