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资金持有量的数据分析及评价文献综述

 2022-08-09 19:29:24

一、文献综述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货币资金持有的研究关注得较早,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构成了货币资金持有研究的理论基础。自货币资金持有理论从权衡模型—优序融资理论—自由现金流量理论—代理理论的演进后,西方学者们就开始对货币资金持有展开了研究。然而真正掀起货币资金持有实证研究热潮的是Opler(1999),他对货币资金持有的因素展开了创造性的实证研究。之后更多的学者在理论基础上将投资机会、代理成本、现金流量风险、信息不对称、公司治理等货币资金持有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分析,为不同环境下认识和预测公司货币资金持有抉择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反过来说,实证研究也为货币资金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经验支持。

国内学者们也从2005年左右开始涉及货币资金持有的实证研究。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完善,货币资金作为一种最具流动性且最易被挪用侵占的资产,其持有影响引发了国内学者的密切关注。许多学者以多方位、多维度对货币资金持有进行了缜密论证和实证分析。但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所面临的特殊制度背景下,相关的深度研究还有较多的发掘机会。

总的来说,国内外关于货币资金持有量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货币资金持有的多种或单一的影响因素,如研究公司财务特征、公司治理以及宏观环境与货币资金持有的联动关系。目前学者们对货币资金持有量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所进行的针对性研究相对较少,且由于评价方法与研究样本的差异,没有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

(二)研究主要成果

(1)货币资金持有量与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Kim等(1988)以1975-1994年间915家美国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通过权衡持有流动性资产的收益和成本来求得企业的最佳货币资金持有水平。通过横截面回归、横截面加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得出:货币资金持有比例与盈利波动呈正比例相关关系[1]

Mikkelson、Ptrtch (2003)研究发现超额货币资金能够保证更好的业绩,以提高企业价值。他们以美国连续五年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超过25%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上市公司的货币资金持有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高现金持有的公司其绩效比低现金持有的公司绩效更优,即公司在随后五年期间其经营业绩并未减少,甚至还有提高[2]

姜宝强、毕晓方(2006)基于代理成本的视角,更确切地说是基于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冲突而引起的代理成本这一视角,来分析超额现金持有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代理成本对现金的价值影响显著,在代理成本较低的公司里,超额现金持有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姜宝强等人还分析到,研究结果可以从两个维度去解释:一是“现金影响绩效说”;二是“绩效影响现金说”。两个说法都可信之处,但究竟何者更为准确,还需模型的重新设计与经验数据支持[3]。张朋、干胜道(2011)通过对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得出,持有高货币资金的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不比持有低货币资金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差。笔者还指出因为行业高收益高风险、产品生命周期短,适度及偏高的货币资金持有量可以增加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企业的抗风险和盈利能力[4]。吕新建(2013)将货币资金比作“水库”,其预防功能使得企业盈利水平与货币资金持有水平呈正向关系,证实了优序融资理论的适用性。当企业盈利较好时,企业内部货币得到补充,当企业盈利较差时,日常经营造成现金流的净流出,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量减少,使企业顺利度过盈利低谷期[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