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空间规划编制支撑数据整合与数据库构建方案设计与实施文献综述

 2022-07-17 18:17:25

空间规划体系国内外发展历程

摘要:我国的空间规划总体上种类较多,体系庞大,尽管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建立,但由于之前各种规划所归属部门不同,其自身关注点及规划重点也有所不同,各种规划之间不协调的现象日益突出。本文主要整合我国近年来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国内外各类空间规划体系,以便为明确县级空间规划编制支撑数据提供参考。

关键词: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的规划体系从无到有到逐步形成,空间规划作为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经济发展、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生态保护、人口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空间规划体系是空间治理运行机制的外在表现,其核心是空间开发权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分配关系。中国空间开发权的分配长期分散在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生态环保等不同部门,存在综合性空间规划缺位、各类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等问题。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自然资源部,将“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作为其主要职责之一。“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也是整合空间规划、保障空间治理机制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

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高效、集约、绿色、安全和开放的空间开发格局,有利于城建、交通、水利、生态、农业、环保等行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开展空间规划数据整合与数据库构建技术研究,旨在确立县级空间规划编制所需的数据内容,建立其数据标准规范,开发空间规划编制数据库系统,为构建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提供数据支撑。

一、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历程

1980 年代—1990 年代初是空间规划体系的初步建构探索,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空间规划体系摸索建构的过程,总体上延续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宏观调控模式。当时的空间规划对国家国土综合开发格局的构建、指导城市建设等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990 年代中—2000 年代初是城市规划成为空间规划体系的主体。全球化、市场化、分权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央—地方政府间传统的治理结构,建立起了以地方(城市)为主体的空间规划体系,城市规划成为适应市场化和全球化环境、服务城市增长锦标赛的重要治理工具。

2000 年代中期—2017 年是多规冲突的空间规划体系混乱时代。空间规划作为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一时期尤其是各类区域性的空间规划得到极大加强。空间规划体系的首次提出,是在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篇章中:“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hellip;hellip;。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在2014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展为:“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则进一步提出:“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2017年《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印发,进一步探索空间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在上述中央文件中,空间规划、用途管制、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治理体系等逐次出现,构成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