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动态吸附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28 15:25:54

木材动态吸附性研究

前言

由于木材是多孔材料,所以其具有吸附特性。空气中的水分子会被其吸附,导致木材本身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电学性能受到改变,木材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上述部分的改变,会影响木材的使用和加工,严重影响最后阶段的产品质量。木材对水的敏感性远大于塑料、金属、玻璃等材料,当木材含水率在其纤维饱和点以下时,随着所处环境( 温度、相对湿度) 的变化,木材会从周围空气中吸收( 以气体形式的吸附)或释放出水分,导致木材含水率的变化,直至水分交换达到动态平衡为止。木材含水率的变化会引起木材的干缩湿胀,影响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质以及环境调节性等各种特性。上述部分的改变,会影响木材的使用和加工,严重影响最后阶段的产品质量。

1.1不同树种吸附颗粒物能力的差异

大量研究表明:针叶树种对颗粒物的吸附能力显著高于阔叶树种,这与本研究中单位叶面积针叶类树种对颗粒物的吸附量整体高于阔叶类树种结果一致。单位叶面积白杄、油松和刺柏 对颗粒物(TSP、PM10、PM2.5和PM1.0)的吸附量之和为13.31mu;g/cm2,远高于其他7个阔叶树种之和(5.13mu;g/cm2)。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阔叶树种对大气颗粒物的吸附能力差异明显,这可能是因为部分阔叶树种叶片表面具有绒毛和分布较多的气孔,不利于颗粒物的滞留,而部分阔叶树种如榆叶梅、毛白杨等叶片表面虽然带状突起,但整体结构较为平滑,不利于颗粒物的滞留,导致测试的阔叶树种中叶片对大气颗粒物的吸附差异较大。相同树种由于叶片微观结构的差异,例如沟壑的宽窄、带状突起的深浅以及细胞排列是否紧密,从而滞留不同粒径的颗粒物。

1.1.1树种吸附颗粒物能力与叶表面结构的关系

叶片对颗粒物的吸附能力不仅与树种有关,还与叶表面形态结构特征有关。叶片是植物滞留大气颗粒物的主要载体,对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发挥着巨大作用。各树种的微观结构差异明显,造成吸附能力的不同。油松的叶表面存在密集排列的气孔以及深浅差异明显的平行排列的沟壑,可以容纳大量颗粒物,因此吸附能力强;国槐的叶表面有绒毛,利于颗粒物的滞留,同时细胞结构较为密集;而白蜡、紫叶李和榆叶梅的叶表面整体较为平滑,小室的深浅和带状突起的不同造成吸附能力的差异,这基本印证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叶表面存在深浅差异明显的细密沟壑以及密集的气孔、绒毛更有利于叶片对颗粒物的吸附;叶表面较为平滑,无明显起伏,不利于吸附颗粒物。[1]

1.2煤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其对煤吸附能力的影响

试验方法及原理使用仪器:美国 MIC 仪器公司生产的 ASAP -2000 型快速表面积和微孔测定仪 。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