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性改良对木材抽提物分布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17 18:09:18

渗透性改良对木材抽提物分布的影响文献综述

1.1引言

1.1.1课题研究背景

木材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主要原材料,与钢铁、水泥、塑料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原材料。木质材料所具有的环保、无污染、可再生利用、轻质、顺纹抗拉压强度高、易涂饰等优点,让它成为备受青睐的消费品。随着绿色环保战略的持续展开,木材的贸易和消耗量再次增长。为了给实际生活中木质材料的合理加工利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海内外木材科学研究者对木材的各方面性质做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这进一步的促进了木材科学的前进发展。

作为木材的重要构成成分,木材内含物,即抽提物,能让木材切面产生复杂多变的花纹和纹理,也能让木材表面表现出其独特的油性;避免木材遭受虫蚀菌腐;同时与木材后期的加工处理紧密相关。抽提物影响着木材的颜色和特性,不同树种间的内含物成分和含量的差异较大。

现阶段常规使用的木材改性处理工艺为“预处理—浸注—干燥处理”,浸注处理大致有常温常压浸注,真空加压浸注等。由于木材本身不均质的多孔隙特性,虽然有着毛细管结构,但是流体的渗透性并不适用于所有树种,改性剂处理的深度一旦不够,木材的改性就无法做到内部均匀。因此探寻木材的渗透性改良处理和对木材抽提物分布的影响是必要且可行的。

1.1.2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因为木材抽提物会影响木材的各方面性质,所以对木材抽提物的研究已成为木材加工利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本实验通过具有低粘度、小表面张力、良好的溶解性和高扩散系数的超临界CO2流体处理试材,并与冷水浸泡,热水水煮抽提处理做对比。结果表明其能有效地从木材中去除抽提物从而提高木材渗透性。研究分析木材渗透性改良前后对抽提物分布的影响,从而为实际生活中木质材料的合理加工利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直以来,全球的的木材科学研究者始终专注在木材科学领域的探索和研习,研究范围从宏观特征至微观细胞,从未处理的原木至成品人造板材,从木材理化特性至木材力学特征,从木材高效加工至木材改性处理等等。许多研究方向,在定性定量化等分析层面都有着深入的发展。

1.2.1木材抽提物的研究方法

木材内含物的抽提方法主要有水抽提、有机物抽提、碱抽提等。目前研究者多使用红外吸收光谱法(IR)、紫外吸收光谱法(UV)、质谱分析法(MS)以及核磁共振波谱法(NMR)等对抽提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如今,波谱分析法与色谱分析法已成为检测有机化合物成分、结构的两大重要手段,在木材科学研究中大量使用。当样品数量极少,又需准确测定出成分时,仅仅依靠传统的有机定性方法是无法得出准确结果的,需要整合多种仪器分析方法才能获得结论。

适用性最广的是红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仪广泛应用于有机、无机以及高分子化合物测量]。木材作为复杂的天然聚合物,海内外研究者已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了木材的细胞壁直径及厚度、管胞长度、纤维长度和纤维素结晶度等。在木材的化学性质研究探寻方面,近红外光谱也功不可没,例如预测木材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抽提物和树脂等的质量分数。

Sha Luo 等使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交趾黄檀苯醇抽提物成分进行分析后并用GC-MS 气质联用色谱仪检测出抽提物中主要混合物质成分;最后经热重分析,得出结论:试样的抽提物在270—430℃时存在重量减少的情况,在700℃时抽提物的质量保留率为23%,并且在308℃时重量损失率达到最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