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地下结构研究综述
1 地下结构
竹林的地下结构系统是由根系、鞭系加上生长季节的鞭芽和笋芽而构成的,支撑根和各级支根构成了根系,横走于地下的竹鞭和鞭根构成了鞭系,除此之外还包括了秆基和秆柄。竹林的地下结构复杂,其内部竹连鞭、鞭生笋、笋长竹、竹养鞭,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萧江华,1986)
竹林的地下系统是整个竹林生长发育的基础,它不仅仅是固定和支撑竹林地上部分的器官,而且还是吸收营养和繁殖生长的器官,竹林依靠它来吸收土壤中的矿质营养和水分,输送到上部给其地上部分来利用,同时通过竹鞭进行横向运输来调节竹株之间彼此的养分平衡。竹林生产力的高低取决于竹林地下结构的鞭系扩张和孕笋长竹;在整个生态循环系统里开看,竹林地下系统是竹林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通道,在整个生物地球循环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周本智等,2004)
1.1 名词术语
竹子地下茎细长,横走于地下,称为竹鞭。竹鞭上有节,节上生根,称为鞭根。
鞭根各鞭节处均生一个侧芽,根据它们的形态可分为壮芽、弱芽、空芽、笋芽和岔鞭。壮芽:发育良好,肥壮饱满,芽体膨大;弱芽:紧贴竹鞭鞭节未发育的潜伏芽以及生长瘦小,芽苞黄白色或褐色、高而不壮的芽;笋芽:已经萌发膨大可以发育成笋的芽;空芽:出笋被收获、休眠后腐烂脱落已及失去活力但未脱落的芽。(孟勇等,2015)
每节上着生一芽,交互排列,有的芽发育成新鞭,在地下蔓延生长;有的发育成竹笋,继而发育成竹秆,这称之为单轴型,具体形态见图1。
地下茎不是横走于地下的细长竹鞭,而是粗大短缩,节密,顶芽出土长成笋,形成竹秆,状似烟斗的秆基,这称之为合轴型,具体形态见图1。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翠竹(Pleioblastus pygmaeus)颖果贮藏过程中发芽率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文献综述
- 黄条金刚竹(Sasaella kongosanensis ‘Aureostriatus’)果实贮藏过程中发芽率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文献综述
- 温度对毛竹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文献综述
- 翠竹变异类型的形态及细胞学研究文献综述
- 有机质在水稻土剖面上的分布特征文献综述
- 长期耕种土地中磷元素在土壤剖面的分布规律文献综述
- 基于回归树模型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预测文献综述
- 鹅掌楸属DHAR基因原核表达与酶活性研究文献综述
- 福建漳江口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碳官能团特征分析文献综述
- 浙江凤阳山针阔混交林冠层不同高度CO2浓度时空变异规律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