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 洒金珊瑚的研究现状
1.1 洒金珊瑚
洒金珊瑚(Aucuba japonica cv. variegata),为日本桃叶珊瑚的栽培变种,又叫洒金东瀛珊瑚、花叶青木,属于山茱萸科、桃叶珊瑚属,是园林绿化中一种常见的植物。植株常高1-1.5米,其树叶上有金黄色斑点,自然散布在树叶上,非常美丽。
洒金珊瑚的耐阴性非常好,全光照下生长不良甚至灼伤;在林下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或中性壤土生长繁茂;耐修剪,病虫害极少,且对烟害的抗性很强。原产日本,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徽、江苏、河南)的公园及庭园中均被广泛引种栽培,是良好的园林观赏植物。
洒金珊瑚主要用扦插繁殖,春夏秋季均可,以梅雨季节最佳,扦插时选用一年生的半熟枝作插条,长15厘米左右,切口略倾斜以扩大吸水面积。扦插密度为2times;5寸。插后遮荫,须保持湿润,插后40-50天生长新根,一年后可移栽,2-3年即可起到绿化效果(徐开基等,1993)。
1.2 洒金珊瑚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内对洒金桃叶珊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园林栽培与环境监测方面,如对其在低温下的光和作用及蛋白的研究(郭蔚岚等,2002),抗污染的研究(钟圆等,2005),桃叶珊瑚苷的热稳定性研究(赵晔等,2008)。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从洒金珊瑚中分离出桃叶珊瑚苷并确定了其结构(A.J.Birch et al.,1961)以及对日本桃叶珊瑚花孢子外壁的发育过程的进一步观察研究(M.TaKahashi,2003)等。
目前我国只对洒金珊瑚的菌核性根腐病(冯福娟,2006)、炭疽病(李红斌等,2013)有初步研究。国外关于洒金珊瑚病害的报道也较少,在意大利发现了由疫霉属真菌引起的洒金珊瑚的颈腐病、冠枯萎(B. Ginetti et al.,2015);在韩国发现了洒金珊瑚白粉病(S.E.Cho et al.,2017)。综上,可以看出国内外对洒金桃叶珊瑚的研究大多在它的生理特性、化学成分、繁殖培育技术及观赏价值层面上,而对其病害的研究很少。因此,本研究对洒金桃叶珊瑚茎腐病的发生规律做了初步了解,并对该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能够为防治技术研究提供依据,减少经济损失,提高洒金珊瑚的观赏绿化价值。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翠竹(Pleioblastus pygmaeus)颖果贮藏过程中发芽率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文献综述
- 黄条金刚竹(Sasaella kongosanensis ‘Aureostriatus’)果实贮藏过程中发芽率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文献综述
- 温度对毛竹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文献综述
- 翠竹变异类型的形态及细胞学研究文献综述
- 有机质在水稻土剖面上的分布特征文献综述
- 长期耕种土地中磷元素在土壤剖面的分布规律文献综述
- 基于回归树模型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预测文献综述
- 鹅掌楸属DHAR基因原核表达与酶活性研究文献综述
- 福建漳江口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碳官能团特征分析文献综述
- 浙江凤阳山针阔混交林冠层不同高度CO2浓度时空变异规律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