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南京湖山村景观概念设计主题二板块A
一、前言
在当下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大潮,城市发展与急剧膨胀几乎到达了顶点,污染、拥堵、资本充斥着城市,人们日益渴望解放天性回归自然,乡村逐渐成为众人向往的乐土。
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近些年兴起的景观都市主义,建筑师、规划师们希望向自然寻求答案解决城市问题,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始终是杯水车薪。城市的物质属性限制了城市的发展,我们最终只能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土地——乡村。但起初人们的回归不如说是一种“殖民”,把城市的发展方式强加于乡村,带来的无疑将会是破坏性的结果和乡土体系的崩溃。近代中国研究城市的理论都来源于西方,也就注定了无法从理论层面解决乡村问题。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西方社会的契约精神与东方社会的乡土性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特性,因而如果要妥善地处理好今日的乡村问题,就必须回归我们生长的这片土地,去寻找尚未被城市文化所侵蚀的净土;回归真正的中华文明,去寻找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智慧。正如史学家汤因比所预言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将照亮世界。”
当今的社会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城乡发展层面,教育层面也问题颇多。儿童在学校中接受的应试教育,以分数论成败,忽视了对于人的全面发展。从小学到高中,课堂的书本几乎成为生活的全部,一个人对世界全部的认知几乎都来自于那几本教科书,虽有识文断句的能力,但却缺乏基本的与世界的互动。人的天性难以得到释放、思考能力也难以发展。什么是教育?德国两百年前的教育宣言曾经如是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作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
二、新乡村复兴新模式的探索
“乡村需要的,不是一个严格的规划,而是一种基于人性的生长,设计师需要做的也不是去设计某个结果,而是提供一种导向。”乡村是否需要规划,需要怎样的规划?这是每一个设计师、规划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传统的村落规划基于平面图和鸟瞰图,但这种发展模式往往无法适应村落千百年来自下而上的演化模式。对于宗族制观念根深蒂固的中国乡村而言,一切的变化往往来自于某个起点,并随着起点往下推演和转化。这个过程很难人为控制,但却遵循着一定的社会规律,并且需要有正反两项的容错机会。
在前人的研究和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从民间出发,开展自下而上的乡村复兴运动。这样的过程大致需要三方面群体的配合,即志愿者、政府、村民。政府在其中不再扮演决策者的角色,而更多的是配合者、推动者。也就形成了以志愿者(其中可能包括设计师、艺术家、教育家等等)为主体,政府为配合、推动者,村民为参与者的初期复兴模式。通过物质世界的改造活动,带动乡村居民参与进来,在延续传统文脉和生活的过程中,为乡村引入新的活力。这是一种循序渐进地浸染过程,村民在此过程中会不断接受新的思想,产生新的动力,并最终成为乡村复兴的主体力量。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