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关于智慧养老的研究
(1)智慧养老的必要性研究
刘红华[1]等人认为,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不容乐观。缺少子女陪伴的老人甚至空巢老人,不仅他们的心理需求、沟通需求亟待解决,同时他们的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社区护工数量不足,一对一的上门服务缺乏时效性。社区的医疗资源的缺乏也导致了社区养老服务的不完善。不论是社区上门的服务,还是通过社区基础设施设立的日间照料中心,主要都是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缺乏精神慰藉,服务范围窄,服务内容少。社区不仅需要高效便捷的服务,也需要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双向沟通服务,同时还要满足老人的个性化需求。
白玫[2]认为,传统家庭养老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传统的家庭养老,老年人可能存在身体机能的退化而不能自我照顾;子女忙工作或者子女和老人居住离散,导致无暇照料老人;护工的费用过高、一对一上门服务时效性差,所以护工照料也不能够兼顾每一个老人。家庭养老已经逐渐失去人力支撑,老年人的寂寞感、孤独感逐渐增加,对人际交往更加向往。
(2)智慧养老的可行性研究
从政策层面讲,由于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因此政府部门提出了一系列有“互联网 养老”的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推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变革,使各地区能够积极发展智慧养老服务。
从技术层面讲,“智慧养老”离不开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我国网民的数量在不断扩大,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扩展,增进了人们对智慧养老的智能化产品更好的了解和运用。智能手机不断普及,网民们热衷于网络社交,所以各大养老服务机构也致力于软件开发,用手机app作为服务平台,方便老人及家属使用。目前我国的智能穿戴设备也发展迅速,常规的医疗监测工具,例如心率检测仪、血糖仪等都可做到穿戴便携,这些智能设备在智慧养老中不可缺。
从经济层面来讲,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就更大,城市社区的老年人子女忙于工作,选择智慧养老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比传统的养老方式更加便捷。
从心理层面来讲,只有养老服务便捷、灵活、人性化,才能够得到老年人的认同,让老年群体更容易接受。传统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都存在一些弊端,而智慧养老能够将二者的优势结合,同时能够减少二者的弊端。智慧养老不是与传统的养老方式完全隔绝,而是通过智能化技术将社区的资源整合,使得养老服务更高效,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3]
(3)智慧养老模式的设计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