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营造中的居民参与问题研究——以成都市Q社区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09 19:22:49

我国社区营造中的居民参与问题研究

——以成都市Q社区为例

摘要: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管理体制正在发生整体的深刻变化,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居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不断上升,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越来越强,中国在借鉴国外的社区营造经验的基础上,也不断地进行着社区营造的探索。目前,关于社区营造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许多学者从概念界定、社区营造的作用、途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多个方向进行了探讨和思考,但是从社区营造中的居民参与问题这一角度研究得较少。所以本文根据近年来现有国内外文献对社区营造的相关概念界定、作用、途径、存在的问题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探讨在社区营造过程中居民参与的重要性,便于今后做深入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社区营造; 居民参与; 研究现状

一、文献综述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管理体制正在发生整体的深刻变化,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居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不断上升,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越来越强,中国在借鉴国外的社区营造经验的基础上,也不断地进行着社区营造的探索。社区营造能帮助社区居民满足社区需要,自己解决社区问题,培养社区成员的参与感和使命感,挖掘居民自我价值,改善社区环境,并促成其自我价值的实现。目前,关于我国社区营造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但对于社区营造中的居民参与问题涉及得还是比较少的,而居民作为社区营造的主体,所以对于社区营造中的居民参与问题研究还是比较有研究意义的。

(一)社区营造的研究现状

1、概念界定

早稻田大学教授佐藤滋的定义,社区营造是以地域社会现有资源为基础,通过多样的合作,改善身边的居住环境、提高社区活力、改善生活品质,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日本的社区营造专家宫崎清教授主张,社区营造以五维度:人、文、地、产、景切入,强调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社区内部的社会正义、居民自主参与、公平、自主学习、合作、环境正义、居民自我连接。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名誉教授夏铸九教授认为社区营造,是社区培力和维权。台湾学者陈其南提出“社区总体营造”的概念,提出社区营造的四个方面,分别是:社区居民自主营造、生活空间美化改善、文化经济产业复苏、更新地景地貌(陈其南,社区总体营造与文化产业发展,1995)。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罗家德教授提出社区营造是通过政府诱导、民间自发、社会组织帮扶的多主体性社区治理参与,激发社区民众社区治理和建设的热情,促使其在社区的参与、学习和合作中,实现社区的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罗观翠认为社区营造最基本的理念是参与式的社区规划,强调由下而上的发展模式,由居民自己提出需要,指出社区应有的设施、经济和社会活动模式以及如何发展本土文化、社会关系、经济、人文素养等(罗观翠,社区营造适用于我们的社区吗,20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