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丧文化”现象批判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9 19:19:45

当代青年“丧文化”现象批判研究文献综述

——青年文化网中的鲶鱼

摘要:亚文化的行动是为了解决问题。“丧文化”对成功学的抵抗是一种温和的抵抗,它的目的并非是要消解成功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在成功学的主流思想之下,我们的生活一直被心灵鸡汤所包围着,总认为“努力就能成功,如果还没成功,那一定是你还不够努力”,可现实却让人身心疲惫。青年群体背负了太多压力却得不到释放,现实生活让他们感到绝望,而“丧文化”的出现正好与他们内心之间形成一种“同构”,在丧文字的自嘲中得到共鸣,被丧系图片中所包含的苦涩又诙谐的氛围所吸引,从丧系影视剧的主人公身上寻找自己的身影,产生了强烈认同。费斯克将大众的快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躲避式的快感,另一种是生产者的快感,即生产诸种对抗式意义时所带来的快感,这种快感集中在心灵,它们围绕的是社会认同与社会关系,并通过对霸权力量进行符号学意义上的抵抗,且也是社会意义上的运作。

关键词:主流文化; 青年; 亚文化;青年亚文化

一、文献综述

当前看来,对亚文化的研究成为了一种充满了生命力的前沿学科,对我们的社会以及生活都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

1.国外的研究现状

追溯到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英国伯明翰学派,它由聚集在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周围的一些知识分子组成。亚文化研究是伯明翰早期工作的重点,也被称为伯明翰的青年亚文化研究,研究对象是青年亚文化,尤其是工人阶级的青年亚文化。对风格的解读是伯明翰学派对亚文化研究的中心,伯明翰学派认为“对风格的解读,实际上就是对亚文化的解读”。西方理论界对亚文化风格的解码研究主要分为两种解释模式:世代模式和结构模式。“世代模式”认为青年一代和父辈之间产生了深深的代沟,造成了青年亚文化的产生。从某些方面来说,它确实是青年亚文化的起源,但“世代模式”只强调年龄起到唯一的决定性作用,而忽略了年龄和阶级的关系,将亚文化看做是“没有阶级的神话”,抹杀了阶级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伯明翰学派则坚持使用“结构模式”来解读亚文化的风格,把青年亚文化的形成放置于社会阶级的框架中,强调统一结构中青年文化的异质性,特别是阶级结构本身的矛盾,没有把青年群体从整个社会结构中分离开来。他们认为世代意识仍然扎根在广义的阶级经验中,只是表现形式与传统的形式不同。伯明翰学派一直坚持着这样的观点,即认为亚文化产生的基本动因是持续不断的社会结构矛盾、阶级问题以及相应产生的文化矛盾。

亚文化研究是伯明翰早期工作的重点,也被称为伯明翰的青年亚文化研究,研究对象是青年亚文化,比如特迪青年(Teddy boys)、摩得族(Mods)、光头党、嬉皮士。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认为,在青年亚文化这些景观性的表象之后,仍然存在着阶级的结构和文化的传统,青年并没有超越阶级以年龄为中心形成新的社会类别。在青年亚文化这些景观性的表象之后,仍然存在着阶级的结构和文化的传统。穿着相同的奇装异服在都市街头游荡的青年,并不是同一类人,他们有的来自中产阶级,有的来自工人阶级。而在他们相似的形象背后,有着不同的文化内容和意义。伯明翰学派认为:工人阶级青年的亚文化不仅不是颓废和道德堕落的表现,相反,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对当前的社会进行了批判,亚文化本身有着积极、肯定性的价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