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文献综述
摘要:弗洛伊德是著名的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者。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从起初的探讨精神病症病因的一种理论逐渐拓展到哲学、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在人格理论的心理结构中提倡的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和谐发展可以说,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影响人类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思想。本文从哲学与人生的角度出发,对关于人格理论这一兼具心理学与哲学意味的理论进行分析、梳理和整合,以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理论成果进行述评。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做全面的讨论。
关键词:弗洛伊德; 人格理论; 心理结构;文献研究
-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的形成过程与时代意义
西格蒙德bull;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他提出了精神分析疗法,并创造了精神分析学派。在他的以无意识理论为基础的精神分析学说中,人格理论乃是其核心和理论精髓。
学界共同说法是,从无意识理论的提出到人格理论的最终确立经历了四十多年。1895 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共同发表《癔症研究》的一书,标志着精神分析运动的正式开始。他们对潜意识动机、压抑、移情、焦虑及神经症病因素进行研究。而这些概念成为精神分析的基础。1896 年,弗洛伊德本人通过回忆童年经历的方式进行自我分析,得出结论神经病是由性创伤经验引起的,并提出幼年性欲学说与“俄狄浦斯情结”观。1900 年后,弗洛伊德相继出版《梦的解释》、《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性学三论》、《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等著作,初步完成了精神分析潜意识理论的系统化,并系统地探寻出人类性欲自幼年时代起的发展规律。但是,弗洛伊德并不满足停留在此。他又进一步向前推进了他的学说。1910 年他所发表的《精神分析引论》,标志着精神分析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这时,弗洛伊德意识到到他在心理学上的发现具备更加广泛的意义。他的学说远远超出了神经精神病学的狭隘范畴。因此,他开始将自己的研究一般化,将研究对象从精神病患者扩展到人类。也将原本囿于心理学的学说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1921 年出版《群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系统研究和提出“自我”范畴。1923年的《自我与本我》则进一步将心理结构学说系统化,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完成人格结构新理论模式。至此,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系统已具备清晰的架构,而人格理论的内容也成为了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思想。
在当时,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的提出因拓展了主流的学院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并突显了潜意识及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的作用,而成为20世纪头50年学界的“第一思潮”。其学说作为一种社会人生哲学,因将精神分析的基本原理推广于社会、人生问题而极大地影响了哲学、文学艺术、教育、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的理论与实践。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曾将他与马克思、爱因斯坦一起视为现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弗洛伊德亦认为其学说乃是继哥白尼、达尔文之后对人类自恋错觉的又一次打击,是科学思想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尤其是阐释本我、自我与超我关系以及对人类深刻影响的人格理论更是他理论体系的重中之重,它是解释道德问题的依据,也是弗洛伊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区别于其它伦理学派而自成一脉的主要标尺。他
在其无意识理论和本能论的基础上描绘出了一副透彻具体的人格模式,展现了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如何以本能为动力,进而拥有社会属性、文明标志和道德品质的成长历程。
二、国内外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研究述评
- 、国内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研究述评
从整体来看,国人对弗洛伊德的研究现象并不理想,研究变现出间断性、表面性和片面性的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学术界掀起一股研究弗洛伊德的风潮,即所谓的“弗洛伊德热”,有大批弗洛伊德的著作被翻译出版,学者们也开始大量研究弗洛伊德的思想,但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我国著名的研究弗洛伊德学说的专家车文博先生评价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将其概括为“三多三少”,具体表现为“一是书出的多,评论的少;二是泛谈的多,研究的少;三是介绍的多,批判的少。”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些专家与学者开始投入时间在研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上,无可厚非的将该理论的核心“人格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但由于此理论的心理学性强,以及此理论曾被欧美大批作家运用于文学作品中,所以对于人格理论的探讨就更多停留在心理学和文艺学层面上,而与之联系尤为紧密的哲学角度却被忽略或是被轻描淡写,于是,该时期的人格理论研究成果有片面性,这就不利于整体性和全局性的看待和认识弗洛伊德的思想体系。近年来,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研究我国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衰落,或者说是停滞不前。但查阅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文章,不难看出,每年几乎都有人在做弗洛伊德理论的研究,说明关于其理论的研究还在缓慢前行。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