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
《烙印》书籍装帧设计研究
人类自从有了文字、符号、图形记载就开始有意识地对自然界有颜色的矿物质材料进行选择。磨制后刻画在山洞壁或者悬崖上,形成了最初的书籍装帧的原始工艺形态。原始时期人们为祈求美好将占卜结果刻在兽骨和甲骨上,记录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新时期晚期出现了简册书籍装帧工艺,它可以称之为最早的装帧形式,简册又有简册与板犊两种工艺形式,用绳子编纂起来,前后各留两根空白的竹子,起到护封的作用,此沿用了1600年后到春秋时期因著书编书盛行而促进了卷轴装书籍的产生。木简、竹简、帛书,书籍形式逐渐扩充形成书籍工艺技术的萌芽。东汉造纸术发明以后,文字依附工具过渡到纸张,唐朝因佛教兴起又有雕版印刷的发明,书籍工艺装帧形式先后出现了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线装等。我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兴起的,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阅读更新,削弱了人们对于书籍的需求,因此人们对于书籍装帧的认识也逐渐扩宽到深阅读领域,探索多感官设计,并运用到个人设计作品之中,传承的同时有所创新,对于设计者而言一方面是对于传统的深层次阅读,另一方面也是对于书籍装帧形式的新探索。
-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
简策
简策,中国最早的书籍形式。始于周代(公元前11世纪)、盛于秦汉,用竹做的书,古人称为简策,用木做的书,称为版牍 。
帛书卷子装,
帛书的装帧目前已知的有三种:折叠,这种方法主要使用在面积较大的帛图帛画上;装盒,这种帛书的书叶面积基本相同,呈长方形,写好以后,按顺序将书叶排列好,然后装进一个方盒中。这种装帧的意义,在于完全脱离了竹木简编连成册、卷起收藏的传统习惯,为中国古籍逐渐向册叶制过渡,创造了条件。卷装,这种帛书还是模仿简册将所有书叶连接成一个长条,再卷收起来。由于帛书较软,直接卷起来不太方便, 人们就用一根小板条或小棍粘在帛书的左端,以此为轴将帛书卷起收藏。有些帛画为了观赏,就在帛画上端粘上一根苇杆作轴,中间拴上一根线,以便悬挂。
经折装 旋风装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