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本文献综述是在查阅大量期刊、出版书籍和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合评述。文献来源:期刊网、万方数据库、超星图书馆和已出版的报刊书籍。
1研究背景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增长乏力,农业发展必须承担更多的功能需求。同时,土地政策日趋严格、管理强度加大,有限空间内的升值区间变窄。调整农业供给侧改革,社会资本高度关注农业,综合发展的期望较强。[1]
2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2.1国外的田园综合体研究
国外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略具雏形,在此之后不断完善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流程体系,如今已趋于成熟。
2.1.1田园综合体理论研究
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了景观生态学的应用与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以德国、荷兰、捷克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洲国家,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都走在了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前列,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保护农村景观、力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避免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关于土地整理、自然保护、景观保护、历史古迹保护等规章制度,涉及生物、社会、地理、水里、历史、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工作。[2]通过不断的实践,发达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如德国的“村落更新”,日本的“造乡运动”,丹麦的“生态村理念”等,这些成果给其他国家制定农村景观设计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借鉴,也促进了全球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如捷克斯洛伐克的景观生态学家Ruzicka,提出了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用于农村景观区域规划与优化。德国的Haber等建立了以GIS与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为基础的DLU策略系统,[3]将该系统与农业集约化与自然保护合为一体进行研究,以及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抑制城市与田园的二元对立,将城市与田园的优点相结合,形成城乡一体化。在荷兰,农村聚落景观规划往往通过科学系统研究后,常与土地调整过程亲密相关,从农业生产等经济因素服务到注重有效的土地资源利用与景观品质、生态保护和发展相结合。与此相关的还有意大利的山区小镇阿尔贝罗贝罗、希腊的米克若斯岛等,这些著名的小镇都保留了原有的地方风貌,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使传统的乡村景观焕发新生,这些研究成果在对农村景观重新规划及其协调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上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4]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