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泰森多边形的公共座椅设计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前言:
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以科学为依托、强调严谨且自下而上的设计策略、并具有动态多解设计特征的非线性设计正由过去的边缘前卫状态逐渐走上主流的设计舞台。本次设计是基于气候学家提出的泰森多边形(Voronoi diagram),通过对泰森多边形的学习和理解,并通过现代手段制作出突破常规的公共座椅设计。泰森多边形的运用在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得以体现,充分体现了结构运用的合理性。随着当代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作为自然学科中的泰森多边形,它以极具自然规律和艺术韵律的复杂形态受了设计界的青睐与关注,并被设计师利用参数化平台和数字建造技术引入到设计艺术领域中,涌现出许多符合数字化时代的作品来。基于泰森多边形,需要我们用人体工程学的知识为引导,经过对人不同休憩行为的理解和学习。通过对与人体接触面的分析与哲学理论的结合,进行合适的处理,拓展座椅的概念。在17世纪的德国哲学家G.W.莱布尼兹的著作《单子论》。其中提到单子是没有部分的,是不可分的,是非物质的精神性的东西。单子的数目是无限的。20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德勒兹在著作《褶子》中提出了一种褶子哲学,展示了一个褶子式的世界。这将会是我们对公共座椅设计的理论来源之一。
关键词:泰森多边形;参数化设计;算法设计;公共座椅;人体工程学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发展历程及现状
- 关于泰森多边形
从文献[6]中得知泰森多边形(Voronoi diagram)是一个关于空间划分的基础数据结构。历史最开始来源于自然科学领域,早在17世纪,Descartes用类似Voronoi图的结构显示太阳系中物质的分布,到1911年荷兰气象学家A.H.Thiessen应对其对气象观测站进行了有效区域划分,并称其为Thiessen polygon(泰森多边形)。
- 关于参数化设计
从文献[7]上看,“参数”的概念源自数学,是以后种定义了系统或者函数特定属性的“量”。参数描述的使系统中各组组件的关系与运作方式,也就是内在秩序。参数与变量的差异在于参数定义的是系统的运作关系与特征,是用来控制随其变化而变化的一种关系表达,不是单纯的输入变量和输出的结果。如果我们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看成是一个非线性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就存在很多参数的输入,且参数之间互相关联,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表现。参数化设计可以概括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参数化图元,另一部分为参数化修改引擎。参数化图元控制的是设计中的输入值以及自下而上系统中处于底层的组件,而参数化修改引擎实质参数之间关联模型的控制驱动。
在面对复杂的问题、运算量巨大时,参数化设计可以为我们分担巨大的运算量,大大提高模型的生成和修改速度。广义上参数化设计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设计策略。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从上世纪的60年代开始出现了计算机视觉艺术与三维建模。比如1965年人类用计算机运算法则第一次进行绘画创作,随后计算机图形技术渐渐发展起来。很明显,泰森多边形最开始的出现也是平面图案类型,是为了气象学家更好地做统计和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的出现,大大减少了人为的运算量,能更好地服务于气象学、自然地理学、测绘学、数学、艺术设计等等许多领域。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